4月13日一大早,兰陵县向城镇小郭西村蔬菜交易市场,一辆辆装满新鲜蔬菜的三轮车鱼贯而入。
分拣、包装、装车、发货,一车车蔬菜被运往全国各地。仅是这一处村级蔬菜交易市场,每天蔬菜发货量就达到70多万斤。其中70%的蔬菜,都去往长三角地区。
蔬菜,是兰陵最靓丽的一张名片。这个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和“山东南菜园”的县城,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万亩,产量万吨以上,每天有多辆货车满载新鲜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在长三角地区从事蔬菜销售的兰陵人,数量更是达到30万之众。
第九届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上展示的无土水培蔬菜。
年,临沂市委提出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第二步打造长三角文化旅游的“后花园”,第三步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大后方”。具有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的兰陵县,立足产业基础,以蔬菜生产为基点,包装加工为重点、农业旅游为亮点,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不断延长产业链,把蔬菜产业打造成为兰陵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
兰陵县兰陵镇南横山后村,众菜专业种植合作社60个菌菇棚进入出菇尾声。这是“归雁”李辉光一手发起建立的食用菌基地。
建成近一年,收益如何?周边村民忍不住过来探个究竟。
“一个棚一年下来至少七、八万块钱。”李辉光给村民透了个底,这个收益也得到了基地里工人的确认。不少村民都动起了加入合作社的念头。
建棚之初,加入的社员并不多,主要问题在建棚成本上。
每个棚占七分地,建棚成本11.6万元。这对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南横山后村村民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其中的风险和回报对他们来说是个未知数。
李辉光在上海做了22年的蔬菜销售生意,也希望打造一个自己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按兰陵县出台的支持设施农业基地发展*策,达到设施农业标准的基地,每亩由县财*补贴元。
“不只是建棚,生产资料采购、品牌建设、贷款等很多方面都有支持*策,这都给我们降低了成本。”李辉光说。
“我投资建的这60个棚主要是示范作用,让村民看看效益到底怎么样,调动起他们的种植积极性。”李辉光说,“下一步准备继续建棚,租给有种植意愿的农户。一年租金不到一万块钱,菌种先赊着,出菇了由合作社回收,扣除成本后直接给村民利润,这样把农户的种植风险降到最低。”
李辉光的底气来自于兰陵县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扶持*策。针对农业规模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电商营销等多个方面,兰陵县每年都会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奖补。
“这些奖补资金是用来引导蔬菜产业向‘五品五标’(品牌、品种、品类、品质、品相,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检测、标准化运输、标准化销售)的方向发展。”兰陵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成高说,“提升老基地、新建新基地,只要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就可以享受到补贴。这样有利于农产品基地品牌的建设,提升兰陵县蔬菜产业生产力。”
种植户在蔬菜大棚内疏果。
“在上海客菜(外地菜)里,提起咱‘苍山蔬菜’的牌子,就是品质最稳定、可靠的。”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见说,“我们的菜进的都是江桥市场、西郊国际这些上海有名的大市场,检测合格率也是最高的。”
郭*见的合作社成立于年,服务周边多户菜农、6万多亩地。
“我们主要提供育苗、农产品销售和种植技术服务,一年育苗量有1.8亿株,是鲁南、苏北这片范围育苗量是最大的一家。”郭*见说,“跟中国农科院、山农大等一些科研院所合作,他们出品种,在我们这进行成果落地。”
“我们合作社年产蔬菜60万吨,80%以上都发到长三角地区。”郭*见说,合作社蔬菜要保持竞争力,品种更新至关重要。辣椒、*瓜、西红柿、西甜瓜等等,每个作物郭*见都引进过至少五个以上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都在合作社亩种植基地内进行试种,确保适合当地种植后再进行推广。
“这不是一家一户能做的事,必须得依靠企业、合作社。”郭*见说,“原来散户种菜更随意一些,现在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需要大家联合起来,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合作社在兰陵县80%的设施蔬菜种植村都建立了技术服务站,多名技术服务站站长、12名流动技术服务专家在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为了保证蔬菜品质,合作社统一采购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化肥、农药。交易市场内还配置了药残速测设备,可以快速、大量抽检,以此达到标准化种植的效果。
自动流水线上的种苗。
“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卖菜。”几代兰陵人靠着这句话让“苍山蔬菜”打开了长三角的市场。
年,兰陵县计划提升优质农产品现代农业基地20个、新建10个;新发展农产品“三品一标”50个以上,全力打造长三角“菜篮子”直供基地;同时积极参与举办对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系列活动,提升“苍山蔬菜”品牌认知度,不断开拓长三角中高端市场。
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
春暖花开,对于47岁的兰陵县苍山街道压油沟村村民夏永春而言,这个时间又开始忙碌起来。
年,作为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的压油沟景区正式开放,夏永春和媳妇在景区里开了一个老咸菜坊。
“现在的人吃惯了各种美味,反倒想念起了老咸菜的味道。游客来得多了,我们的生意自然就好,忙起来的时候一天能卖好几千块钱。”夏永春说。
“以前媳妇赶集卖咸菜我打零工,一个月收入也就两千块钱。现在开了这个店,去年一年就挣了六万。”夏永春说,现在一家人不仅住上了宽敞的楼房,买了一台50寸的大电视,还买了一辆小汽车。
这样的生活,夏永春以前想都不敢想。
压油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小山村,大山环绕,交通闭塞。全村76户人家,光贫困户就有38家,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压油沟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让这个过村落重焕生机。
名村民全部免费搬入新建楼房,开发公司对原来的老房屋进行了评估,通过转让、租赁或者入股等形式统一进行保护性修复加固,在不改变原风貌的基础上改造成为民宿、传统作坊等经营场所。村民或是在景区打工,或是靠传统手艺开店赚钱。
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内的民宿。
像压油沟村这样“吃”上旅游饭的,还有周边13个村庄。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初步打造成为集湖光山色、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主题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预计今年项目辐射带动村集体均收入可达到10万元。
“盆景专业村”小东山村。
对于景区内每个村的发展,都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进行具体规划。
在小东山、义和庄村重点打造盆景产业,形成了完整的盆景产业链条;南码头村则利用空闲宅基地和闲置民房较多的特点,重点发展居客之家民宿;压虎庄村发展以非遗、文创为主,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二期景色。
农旅结合,这是兰陵县利用独特的农业、生态资源进行的重新定位。
兰陵县依托“儒学兰陵、诗酒兰陵、山水兰陵、红色兰陵”资源优势,主动对标长三角高品质旅游需求,对接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选取代村、压油沟、宝山前、百草谷、山水下村、山里王等基础较好地区,积极推广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打造一批集规模种养、农事体验,乡村旅游、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同时,办好“菜博会”、“蒜博会”等产业文化活动,打造农业旅游新景象。
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举办地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就是兰陵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探索。
作为全国首家农业公园,园区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既有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展示,还有人文历史、农耕文明和采摘、民宿等互动式的体验,被称为沂蒙版宽窄巷子的沂蒙老街更是将园区旅游元素逐步丰富完善。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内,穿行在油菜花田里的小火车。
就在第九届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开幕前,兰陵县出台了《年兰陵县旅游奖励办法》。兰陵县共列支旅游奖励资金万元,用于奖励组织临沂市外团队游客来兰陵县开展二日游的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销,使得兰陵县乡村旅游走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兰陵县大力开拓长三角旅游市场,先后在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召开文化旅游推介会,受到当地旅行社和市民的普遍欢迎。今年一季度,兰陵县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其中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超过35万人次。
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
4月13日早上八点,兰陵县兰陵镇桥头村*支部书记崔君刚已经在大棚里转了一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灌溉系统接受到指令开始工作。不一会儿,西红柿就“喝”上了管道里滴出来的水。
“我们这些大棚从建棚到种植管理,都是用的垦源的技术,他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长期在我们园区。”崔君刚说,“种出来的西红柿他们还管销售,去年一个棚一茬纯收入三、四万块钱。比起原来种粮食来说,这收入可高多了。”
崔君刚所说的垦源是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公司,是由兰陵农垦实业总公司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也是兰陵县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引进的智慧农业企业之一。
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西红柿长势。
“我们的智能化玻璃温室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搭建了农业设施与各种控制终端信息互通平台,实现集气候控制、灌溉控制、能量控制以及其他通用设备控制于一体的温室控制系统。”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吴广峰说,“而且用的是悬挂式无土载培技术,平均每平方米西红柿产量能有60公斤。”
智能采摘设备、自动运输设备、自动导引车、自动分拣系统……在这个玻璃温室内,各个环节几乎都实现了智能化、机械化。“很多环节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工作效率比较高,节省人工成本。”吴广峰说。
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疏果。
“节省成本,这是促使很多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原因。”付成高说,“比如说我们引进的蔬菜深加工企业。原来兰陵菜是运到上海再分级、配送,这几年用工成本在增加,尾菜处理成本也大大增加。从销售地转移到产地,对他们来说是降低成本,对我们来说是构建起完整产业链,让老百姓受益。”
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南侧,规划占地1万亩的兰陵农企园已初具规模。这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的产业园区,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国内一流、沂蒙特色”要求,对标先进技术、标准、管理体系,规划了“五区一带一轴”总体布局,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基地、智慧农业种植基地、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和电商物流基地。
“农企园的建设是为了完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前端强化育苗,在后端深化加工。”付成高说,育苗方面,加快新品种试验示范,不断更新蔬菜品类;扶持发展育苗企业,新培育育苗过亿株企业2-3家以上;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种苗企业合作,开展育种研发,实现育苗突破。加工方面,引进落地绿沃川、垦源、中国农科院兰陵试验基地等一批智慧农业和科技研发单位入驻,重点发展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中央厨房等农产品初、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中国农业“绿谷”和现代产业新城。
农企园电商中心展示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
位于农企园内的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由兰陵农垦实业总公司和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一家集自动化蔬菜种植技术和空中草莓栽培技术、良种培育、农业观光、农业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等生产经营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作为一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农企,绿沃川落户兰陵,看中的正是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与兰陵县致力打造高端现代农业的发展谋划高度契合。
绿沃川空中草莓栽培。
“我们从国外引进顶级连栋智能温室和悬挂式可升降空中草莓滴管栽培技术,从温室育苗、培植到开花结果,全部采用立体上下移动种植模式,草莓亩产是传统种植的4-5倍。”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广才说。可升降空中草莓栽培主要是为了发展采摘观光,同时还可以利用架下空间培训农人,实现农业、观光、旅游和研学的完美结合。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戎宁通讯员徐侠冯磊孔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