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虚构故事都难免会存在类似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越后期登场的角色往往越强,金庸的故事中也存在这样的例子。
比如那江南七怪登场时牛气哄哄,结果集合七人之力也只能与丘处机打成平手,可丘处机也不是什么绝世高人,他联合自己的几位同门师兄弟也斗不过一个“东邪”。
(独孤求败剧照)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神雕侠侣》中,和《射雕英雄传》一样,这个时代的武林也依旧是以“五绝”为尊,或许是为了抬高杨过,于是金庸安排了一位隐士高人出现在背景故事中,即“剑魔”独孤求败,从书中的描述来看,这人是做到了连五绝也不曾做到的成就,一生不败,可这种突然出现的角色往往会带来一些设定上的“漏洞”,比如如此牛人,五绝居然不知其名,这合理吗?
其实细品原著,也是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的。
一、王不见王?独孤求败与五绝
其实金庸的故事中,“王不见王”的并不稀奇,比如《天龙八部》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读者总结过书中最顶尖的强者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不过其中那逍遥三老与天龙四绝就毫无交集,他们孰强孰弱便很难说,属于“各强各的”。
不过其中那“二挂”便充当起了纽带,将这些角色的故事串联在一起,所以他们的情况和独孤求败与五绝的情况又略有不同,毕竟四绝也不至于连逍遥三老的存在也不知晓。
(*药师、杨过剧照)
而五绝则是压根没提及过独孤求败这号人物,毕竟根据杨过的推测,独孤求败是生存于六七十年前的人物,也就是《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生之前,那王重阳当年在邀请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前去华山论剑时,为何压根没考虑过“剑魔”独孤求败这位高人?
要知道根据剑魔自己的说法,他可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这番话可以说是十分狂妄了,即便五绝没听过他这原话,也该听闻过“武林中曾有一位横行天下的剑魔”才是。
五绝不知独孤求败只有一种解释,这人并非从一开始就叫独孤求败,他另有别名。
二、金庸解惑,独孤求败之名的来由
事实上金庸早年间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也能够证明笔者的猜想,独孤求败这个角色的确并非从一开始就叫独孤求败。
他的原话是:“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
这是合理的,因为从角色命名来看,这“求败”二字就绝非父母为孩子起的名字,这不同于“慕容复”那种命名的模式,慕容复之名是他父母希望他铭记“复兴大燕”的愿望,可“独孤求败”不同,他父母哪能知道他这一生能够不败?甚至还要“求败”。
(王重阳剧照)
所以独孤求败一开始并不是叫这个名字,他曾经改过名,所以五绝不提这人也很正常,甚至有可能独孤求败是在隐居深谷之后才给自己起了这么个浮夸的名字。
也正因为如此,晚年的独孤求败也极有可能再度改名,或者是以其他的身份活跃于武林之中,而根据书中的背景设定来看,有一个角色就与独孤求败的形象十分契合,而王重阳还见过那人,并且败给了那人。
三、改名换姓,击败王重阳的高人
王重阳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他还在古墓之中刻下了“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说法,谁击败过他?
其实读过原著的人就知道,王重阳不止败过一次,古墓派祖师林朝英就曾击败他,别说那是林朝英使诈,正所谓“兵不厌诈”,败了就是败了,除此之外,王重阳还败给了另一位高人,即斗酒僧。
(张无忌剧照)
或许是为了抬高张无忌,所以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又为《九阳真经》编了一段故事。
原著道:“这日午后,将四卷经书从头至尾翻阅一遍,揭过最后一页,见到真经作者自述写真经的经过。他不说自己姓名出身,只说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某日在嵩山斗酒胜了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虽深佩真经中所载武功精微奥妙,但一味崇扬‘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尚不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经》的行缝之中,以中文写下了自己所创的‘九阳真经’。”
从表面看,斗酒僧不过是酒量比王重阳好而已,拼酒量赢了他,不能证明实力更好,但你细品这段剧情就会知道王重阳的无奈。
试问他作为天下第一高手,凭什么要把《九阴真经》借给一个疯和尚看?你说你酒量好,我就非得答应与你斗酒?他日再来一个人说自己饭量大,是不是比饭量胜过王重阳,王重阳也要乖乖地将《九阴真经》奉上?
(僧人剧照)
显然只有一种解释,比武功,斗酒僧也是稳赢王重阳的,他们选择比酒量,不过是为了让王重阳输得体面一点而已,若非无奈,王重阳岂会将《九阴真经》作为赌注去与斗酒僧做这无聊的比试?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时代有什么高人能够稳赢王重阳?除了杨过推测的六七十年前活跃于武林中的独孤求败之外,压根找不到第二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高人。
所以毋庸置疑,那斗酒僧就是改名换姓的独孤求败,只是晚年的他看透了一切,选择出家为僧,于是不再以独孤求败自居,也不屑去提自己的过往,只给世人留下了“斗酒僧”的形象。
所以单独看独孤求败这个角色的故事的确是略显突兀的,但若加上金庸关于“斗酒僧”的这段补充,这个角色的故事就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