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蛋白尿的特点及相关病因病机发挥而伸之,中医认为脾气散精,灌注一身。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而布运全身,水谷精微更与湿浊混杂,从小便而泄;肾主藏精,肾气不固,气化蒸腾作用因而减弱,致精气下泄,出于小便而为蛋白尿。据此二端,可见脾肾不足是产生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关键。故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并结合针对这一病理机转的专方专药,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此,李济仁先生拟定了“蛋白转阴方”,药用十二味:*芪50克,潞*参20克,炒白术15克,川断15克,金樱子15克,诃子肉15克,覆盆子15克,乌梅炭15克,川萆薢15克,石韦20克,白茅根20克,旱莲草15克。
方中重用*芪、*参、白术健脾益气为主药,治其本;辅以川断、金樱子、诃子肉、覆盆子、乌梅炭补肾壮腰、收敛固涩,以防蛋白的大量流失;川萆薢、石韦利湿清热,分清泌浊;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治其标。全方共奏健脾补肾、收敛固涩之功。临床应用时再结合具体病情化裁治之。先生应用此方为主辨证加减,治疗百余例慢性肾炎尿蛋白增多者,屡获良效。
典型病例
陶**,女,26岁,农民。年1月21日初诊:诉病起于妊娠37周时,周身高度浮肿,医院住院,检尿Rt示: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血液生化试验检查示:血浆总蛋白降低。血脂分析示:胆固醇7.23mmol/L,甘油三酯2.4mmol/L,血压/90mmHg。经利尿药、激素、卡托普利、潘生丁等对症治疗后浮肿减轻。足月自然分娩后血压正常,但尿检蛋白仍为(++++),红细胞(++),颗粒管型(+)。
后来先生处就诊,见其全身浮肿,尤以双下肢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方用“蛋白转阴方”加猪、茯苓各20克,绞股蓝20克,煅龙牡各20克,车前草、子各15克,辨证治疗20余剂,尿检转阴。继续治疗30余剂后,诸症全消。复查尿常规、血脂分析一切正常,完全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注:文中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