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非外伤的外部出血症之衄血病症详解与中
TUhjnbcbe - 2022/6/22 17:05:00

衄血,是指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症。

《灵枢经·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常以血出的部位而命名,如眼衄、耳衄、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以鼻孔出血之鼻衄为多见。

病发多因火热亢盛,如肝火、胃火、风热犯肺,热*内蕴,热迫血妄行则溢于脉外;

或肾精亏虚,阴不内守,或气血两亏,摄纳无权,也可致血不归经。

其治疗,多以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益气摄血法。

目录

一、小儿衄血

二、妇人衄血

三、衄血不止

四、因热衄血

五、鼻衄

六、衄血

一、小儿衄血

1.调荣散

来源:《幼幼新书》卷三十引《惠眼观证》。

主治:小儿衄血不止。

组成:血余(父母首上者)一团(用绿竹笋壳一片裹,烧过)。

用法: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新汲井华水送下。

2.地*汁

来源:《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卷四。

主治:小儿吐血、衄血。

组成:生地*汁。

用法:取一分,调发灰半钱,分作两服,食后少顷灌下。

3.生犀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附方》。

功用:消*气,解内热。

主治:疮疹不快,吐血、衄血。

组成:生犀(凡盛物者,皆经蒸煮,不甚用,须生者为佳)不拘多少。

用法:上药于涩器物中,用新水磨浓汁,乳食后,微温饮一茶脚许。

方论:《小儿药证直诀笺正》:此热甚而痘不能透,火焰上涌,致为血溢,故以清心泄热为主。聚珍本谓消*气,固亦指痘疹热*言之,其意可通。

4.绛雪丹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主治:小儿阳*,烦躁,吐血、衄血,渐生赤斑。

组成:丹砂(研)半两,焰消(研)一两。

用法:上各为细末,再同研,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沙糖水调化,取下涎即安。

二、妇人衄血

1.必效四物汤

来源:《妇科玉尺》卷四。

主治:产后衄血。

组成:四物汤加蒲*。

用法:水煎服。

2.纽血丸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二。

主治:妇人妊娠过食辛热之物,血热妄行冲伤胞络,衄血,常从口鼻中出。

组成:牡丹皮,白芍(酒炒),*芩(酒炒),蒲*(炒),侧柏叶。

用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送下。

3.定衄散

来源:《女科万金方》卷一。

主治:妇人心肝受邪而衄血。

组成:竹茹,熟地各三两,人参,芍药,桔梗,川芎,当归,甘草,桂心各一两四钱。

用法:水煎服。

三、衄血不止

1.天门冬汤

来源:《济生方》卷二。

别名:天冬汤(《冯氏锦囊·杂证》卷十一)。

主治:思虑伤心,吐衄不止。

组成:远志(甘草水浸,去心),白芍药,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耆(去芦),藕节,阿胶(蛤粉炒),没药,当归(去芦),生地*各一钱,人参,甘草(炙)各半两。

用法:上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刺蓟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主治:热病吐血,并衄血不止,头面俱热。

组成:刺蓟一两,川升麻一两,大青六分,紫苏茎叶一两,赤芍药一两半,犀角屑三分,川朴消一两,生干地*一两,甘草三分(灸微赤,锉),子芩一两半。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刺蓟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主治:吐血、衄血及大小便下血不止。

组成:刺蓟,白芍药,白术,人参(去芦头),生干地*,鹿角胶(捣碎,炒令*燥)各一两,芎藭,桂心,*芩各半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以生地*汁调下,不拘时候。

4.郁金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主治:吐血、衄血不止。

组成:郁金,木香,飞罗面,*柏(锉)各一两,甘草一两半(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以生地*汁一大盏,旋旋拌药后,熔令干,又拌之,令地*汁尽为度,再为细散。每服二钱,以青竹茹汤调下,不拘时候。

5.苦参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

主治: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

组成:苦参(锉),*连(去须)各一两,大*(炒)一两,栀子(去皮)七枚。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地*汁一合,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宜忌:《普济方》:忌芜荑、猪肉、冷水。

6.紫苏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主治:吐血并衄血不止。

组成:紫苏一两,桂心一两,生干地*二两,当归一两,牛膝一两(去苗),阿胶一两(捣碎,炒令*燥)。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四、因热衄血

1.泻心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

大**连泻心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四)、

三*汤(《圣济总录》卷三十)、

三*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功用:

1.《医宗金鉴》:泻三焦热。

2.《金匮要略讲义》:苦寒清泄,降火止血。

3.《方剂学》:泻火解*,燥湿泄痞。

主治:《金匮要略》:心气不足,吐血、衄血。

组成:大*二两,*连,*芩各一两。

用法: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2.泻肝降胃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下册。

主治:吐衄,左脉弦长有力,或胁下胀满,作疼,或频作呃逆。

组成:生赭石八钱(捣细),生杭芍一两,生石决明六钱(捣细),瓜蒌仁四钱(炒、捣),甘草四钱,龙胆草二钱,净青黛二钱。

方论:此因病在胆火肝气上逆,故重用芍药、石决明及龙胆草、青黛诸药,以凉之镇之。至甘草多用至四钱者,取其能缓肝之急,兼以防诸寒凉之伤脾胃也。

3.凉血地*汤

来源:《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主治:胃火热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及阳*发斑。

组成:生地四钱,白芍二钱,丹皮一钱,犀角一钱(要尖子佳),*芩二钱,甘草五分,栀子(炒)二钱,*连一钱,川柏二钱。

用法:水煎服。

4.八宝药墨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功用:清肺热,止失血。

主治:肺热气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

组成:墨面一百○四两,麝香四钱,冰片九钱。

用法:上为细末,过罗,加熊胆五钱,冰糖四两,二味熬汤,澄清合匀,万杵,做成墨形,每块湿重三钱五分。每服一钱或二钱,研浓汁冲服。

宜忌:孕妇忌服。

5.生地*汤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一。

主治:上热衄血。

组成:生地*二两(洗净),阿胶(炒酥)一两,川芎,北梗,蒲*,甘草(生)各半两。

用法:上锉。每服三钱,水煎熟,入生姜汁二匙,温服。

6.加味犀角地*汤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主治:阳证将解,衄血不尽,或阳热已深,吐血不尽,留在上焦,为痰血结胸,手不可近,但漱水不欲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自利。

组成:犀角,牡丹皮,生地,大*,赤芍。

用法:水煎,温服。

加减:如血未下,加桃仁、红花、枳实。

7.治血散

来源:《医部全录》卷二七四。

功用:解一切*。

主治:一切吐血、衄血,及诸热烦躁。

组成:茜根四两,大豆,*药子,甘草各二两。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

加减:痰嗽有血,加人参二两。

五、鼻衄

1.人参丸

来源:《传家秘宝》卷三。

主治:鼻衄及咯血咳嗽。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生蒲*半两,甘草一分,麦门冬(浸,去心,焙干),生地*各一两,当归半两(净洗去尘,锉,研,焙)。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酸枣仁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日可三五服。

宜忌:忌热面、炙博、*物等。

六、衄血

1.门冬膏

来源:《活人心统》卷下。

主治:吐血、衄血,诸药不效者。

组成:天门冬(捣碎)。

用法:取自然汁一碗,入蜜少许,二次分服。

2.门冬膏

来源:《活人心统》卷下。

主治:吐血、衄血,诸药不效者。

组成:麦门冬(去心)一斤。

用法:取自然汁一碗,入蜜少许,二次分服。

3.京墨丸

来源:《济阳纲目》卷五十九。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京墨二两。

用法:上为末,用鸡子白三个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地*汁送下,或用好墨为末,每服二钱,以白汤化阿胶清调服;或用生地*、藕节、生梨捣汁,磨京墨,徐徐服之。

4.金樱酒

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金樱子(去刺并子)。

用法:酒煎服。

5.柏汤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卷三。

功用:《臞仙活人心方》:轻身益气,耐寒暑,去湿止饥。

主治:《臞仙活人心方》:吐血、衄血、痢血、崩血。

组成:嫩柏叶。

用法:上以线系,垂挂一大瓮中,纸糊其口,经月视之,如未甚干,更闭之,至干则取出为末,如嫩草色。如不用瓮,只密室中亦可,但不及瓮中者青翠,若见风则*矣。此汤可以代茶,夜话饮之,尤醒睡。如太苦,则少加山芋尤佳。

6.郁金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

别名:金光散(《普济方》卷一八八)。

主治:衄血、汗血。

组成:郁金,甘草(炙),青黛各半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匕,以鸡子白调下。

7.青黛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青黛,枯白矾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吹鼻中。

8.茅苏汤

来源:《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茅花三钱,紫苏茎叶二钱。

用法:上为散。新汲水一碗,煎七分,乘热调生蒲*二钱,旋服。仍以大蒜二颗,煨熟捶扁,贴敷二脚心,少倾自觉胸中有蒜气,其血立止。若下部出血,可以煨蒜敷手心。

9.蛤粉散

来源:方出《是斋百一选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九。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蛤粉,白胶香各等分。

用法:以好松烟墨汁调服。

10.人参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人参,*耆,血余(烧灰存性),京墨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食后温酒调下;水调亦可。

11.人参散

来源:《普济方》卷一八九。

主治:吐血、衄血。

组成:人参,黑豆,灯心,淡竹茹,放棒行,扁柏脑,茅根,紫萍各等分。

用法:上锉。水煎服;或为细末,以红酒调下。

12.茅花汤

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沈氏尊生书》。

主治:衄血。

组成:茅花,防风,荆芥,甘草,牛蒡子(炒),生姜。

用法:水煎服。

13.茅花汤

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一。

主治:衄血。

组成:茅花,归尾,丹皮,生地,甘草,玄参,百草霜。

原书卷十二有竹茹,无玄参。

用法:水煎服。

14.都梁香散

来源:《医心方》卷十三引《小品方》。

主治:汗出如水浆,及汗血、衄血、吐血、溲血殆死。

组成:都梁香二两,紫菀一两,桂元一两,人参一两,生竹茹一两,肉苁蓉一两,干地*二两。

用法:上药治下筛。每服方寸匕,水送下。

15.都梁散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延年秘录》。

主治:汗出如水,及汗出衄血、吐血、小便出血。

组成:都梁香二两,紫菀,人参,青竹茹,苁蓉各一两,干地*二两(熬令燥)。

用法:上药治下筛。每服方寸匕,水送下,不效,须臾再服。

宜忌:忌芜荑。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外伤的外部出血症之衄血病症详解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