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禹
来源
上海科技报
当前,德尔塔病*突变株来势汹汹,全球第三波疫情开始暴发。国内的疫情形势也非常严峻,已先后波及全国十多个省份。“疫情相当相当严重,看来突破感染对疫苗带来了很大挑战。”在昨天的“上海科坛·菁英思享汇---从新冠病*看全健康学科交叉”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健康学院院长高福对此表示担忧。问德尔塔当前,疫苗还有效吗?“疫苗打起来”德尔塔*株能突破“疫苗防线”,那么疫苗还有效吗?高福解释说,疫苗具有四种效果,由高到低分别是防感染、防发病、防人传人、防重症和死亡。“从全球近期的统计数据来看,疫苗对于德尔塔*株确实具有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减轻疾病负担。”他认为,疫苗虽然对变异*株效力减弱,但还是可以提供基础免疫的。他还号召“大家疫苗打起来”。针对南京疫情“告急”,张文宏医生7月29日凌晨也发微博谈到:“目前英国和以色列的疫苗接种率都接近了70%,近期放开后,出现了感染人数的明显上升,但是这种发病率的上升不再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该病的病死率也从去年最高的18%,降至最近一周的0.1%。这个水平是接近流感的病死率水平。”张文宏也提到了中国灭活疫苗的有效性,“智利评估了今年2月2日到5月1日在全国大规模疫苗接种中国灭活疫苗人群疫苗的保护力,该队列包含列万智利人口,在2剂接种的人群中,中国灭活疫苗对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性为65.9%,预防患者的住院率保护力87.5%(95%CI,86.7-88.2),预防ICU入住率的保护力为90.3%,对死亡的保护力为86.3%。”他表示,“中国灭活疫苗对新冠的重症化、住院和死亡的预防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如果以减缓传播和降低病死率作为目标,可以承担一定的保护,但是作为清零和根除疾病流行,可能是目前疫苗不能达到的目标。”“科学基础很好,行*决策呢?”张文宏还强调了“与病*共存”的长期性。在进入“与病*共处”的阶段,肯定会遭遇到新的困难,其中有不少和此前的舆论引导有关。“未来各国均要面对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的和谐共处。”张文宏说,这一点尤为重要。高福也表示,针对公共卫生事件有三步非常重要:科学基础,公众理解,行*决策。“我经常讲,科学求真,行*务实。”他提醒说,“中国很多时候科学基础很好,行*能不能实现?公众能不能理解?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早在公元10世纪北宋时期,中国就开始用种痘术预防天花。到公元16-17世纪,人痘术在国内成为专业并得以推广,是人类免疫学的先驱。“但是中国人没有思考背后的科学,直到英国人接种牛痘后开始思考科学问题,开发出免疫学,到年全球消灭天花。”高福说,要解决“卡脖子”难题,本质在于解决这些难题背后的“卡脑子”问题,一是转变传统观念,二是加强原始创新。新冠溯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COVID-19为何会突然出现?“其实出现这个病*一点也不奇怪。”高福说,从年发现第一个感染人类的冠状病*HCoV-E开始,科学家已发现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包括SARS病*、MERS病*和新冠病*。“未来不只有COVID-19,还有可能出现‘COVID-X’,因此新冠病*的溯源研究非常重要,只有搞清楚新冠病*的来源,才有可能预防下一次病*的来袭。”他坚定地表示,“新冠溯源是科学问题,不是*治问题。”但溯源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发现于年HCoV-NL63病*,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才确认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冰箱里的材料。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新发突发传染病?这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人类行为在改变。“就连18世纪人们穿的裤衩和今天穿的都是不一样的。”高福开玩笑说,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溯源。通过埃博拉生态学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是从蝙蝠传播到哺乳动物,再传染给人。禽流感也是花了近50年才搞清楚来源。“动物、人、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搞明白才行。”高福还表示,“之前发现蝙蝠、穿山甲身上携带的冠状病*,现在发现其实与新冠病*相差很远。”对此,他认为,新冠溯源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