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大庆教授在本文中将带领大家追溯现代医学传入的历程,回顾中国现代医学的演进,并考察当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现代医学体系的演进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方医学的传入(-),第二阶段是现代医学体系的初创(-),第三阶段是现代医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四阶段是现代医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今)。
Part01
现代医学的早期传入
1.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
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早期传教士起到了重要作用。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医院和麻风病院,是近代西医传入中国的开端。年,瑞士籍的耶稣会士邓玉函(P.Terrenz,~),到达澳门传教行医。年,邓玉函受朝廷征召进京帮助修撰天文历法。于此同时,他也把西方的解剖生理知识介绍到中国,编译了《泰西人身说概》,并校阅了《人身图说》两部西医解剖学著作。
《解剖学论》和《人身图说》图之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幅图的相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写实的,一个是写意的;另一个明显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骷髅是不太好的东西,所以《人身图说》的这幅图,把骷髅头换成了一个很富态的小孩头像。此外,原图中用字母标注所有骨骼的名称,而中文编译本则是标注了主要骨骼的名称,让读者知道人体骨骼大概,如掌骨、趾骨等就忽略了。《人身图说》中的很多图谱,都是对照着原本去绘画的,但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临摹,而是经过了改造。总体上说,明末西方解剖生理知识的传入,主要局限在士大夫阶层,但对中医的实际影响并不显著。在清中期,“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画了一幅《*趣图》(见图:*趣图之八())。在这张画里,是把骷髅当成*画的。而这幅《*趣图》中的两个骷髅的造型,更接近《解剖学论》中的人体骨骼图而不同于《人身图说》的插图,由此可以推测罗聘应该看到过欧洲解剖书的原本,士人阶层对西方来的解剖学知识是有所了解的。
年,康熙染上疟疾,御医治疗效果不佳,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和葡萄牙传教士刘应等献上金鸡纳药粉治好了康熙的疟疾,康熙于是对于西方医学产生了兴趣。当时金鸡纳是一种治疗热性疾病(疟疾)的药,是当时最重要的治疗发热的药。这种药的制作方法是把金鸡纳树皮(Chinchonabarks)磨成粉。金鸡纳是南美秘鲁印第安人的土著药物,治疗疟疾等发热性疾病效果很好。哥伦布之后把这个药带到了欧洲,当时发热性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因此金鸡纳在欧洲成为一种治疗热性疾病的“神丹妙药”。当传教士去传教的时,带上这些药可宣传上帝是关心人间疾苦的,期望人们可以相信上帝。所以,早期的宗教几乎都是一边治病一边传教的。
康熙痊愈后,对金鸡纳极为推崇,封为“圣药”并以此药赏赐给他的臣子与属下。康熙由此对西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命法国传教士张诚(Jean-Fran?oisGerbillon,-)、白晋(JoachimBouvet,-)进宫讲解人体解剖学,并编撰满文人体解刨学()。白晋的翻译工作后由巴多明接替。巴多明参考了法国解剖学家Dionis和丹麦解剖学家Bartholin的解剖著作,历时五年,于康熙四十二年(年)才最终完稿。当他把书呈献给康熙御览后,康熙非常高兴地为此书定名为《钦定格体全录》。不过,康熙却并未公开刊行,因为他认为“此书乃特异之书,故不可与普通文籍等量观之,亦不可任一般不学无术之辈滥读此书也。”在康熙看来,此书大量逼真的人体解剖插图,包括人体的生殖器官,这是当时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所无法接受的。因此,此书只抄写了四部,分别存放在文渊阁、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另一部由巴多明寄给法国科学院。
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医学院的鲍鉴清教授在丹麦访问时,得知丹麦藏有一部满文解剖学书籍,名为《週身血脉图》。于是他托朋友影印了该书并做了研究,他认为《週身血脉图》应该是《钦定格体全录》另一版本,他在古旧书店购买了《钦定格体全录》的两个底本并进行了一番研究,后来发表在年的中国的《解剖学报》上。
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格体全录》的中文书名为《西医人身骨脉图说》。比较有趣的是,该书里有些插图,把人物形象更换为满人的形象,穿着满族服饰。但总体上看,康熙虽然对于西方医学知识和解剖学很有兴趣,但对解剖学在中国的发展则贡献不大。
2.牛痘接种术的传入
牛痘接种术的传入,真正使中国老百姓了解到西方医学的价值。牛痘接种是预防天花的一种有效方法。当时天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很高,若幸免,则有很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致盲,或者麻脸。
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人类在与天花较量中,逐渐找到了防治天花的一些办法。传说在宋真宗的时期有峨眉山道士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但是现在的证据表明,从16世纪的时候才开始较成熟。17世纪传教士来中国后,把这个方法传到了英国。除了传教士的传播之外,还有通过中亚到土耳其,再从土耳其传播到其他地方。现在可以证明,人痘接种法是从我国传给英国的。当时中国商人通过英国的传教士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信的时间是在年。当时英国的皇家学会也没有重视,直到年英国天花流行后,大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