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掉你的旧印象吧! 林书豪成美国人眼中亚裔新标签
亚裔声音
文/张佳玮
在2012年的美国讨论“血统”,你得小心翼翼。这不是80年代了,拉里-伯德那句“篮球是项黑人的运动,我们白人只是努力适应它”只能在桌面下说说。对亚裔运动员的歧视至少表面上不存在,只有在某些时刻,比如,林书豪(微博)发飙时,会有人提到“啊,从没有过华裔后卫在NBA (微博)如此成功!”——哥们,你为什么不说“1954年以来从没有哈佛大学的球员在NBA成功”呢?
这就是事实:虽然美国体育竭力避免谈论,但“亚裔运动员”,比如林书豪、张德培、关颖珊们,会被看成一列来对待。
美国人喜欢标签。他们谈论中国时就会祭出功夫、面汤、麻将、亭台,一如他们一讨论日本就避不开寿司、武士刀、榻榻米和忍者。比起欧洲,他们对亚洲的整个态度疏离得多,总是会下意识的念叨东方、神秘、禅宗、难以琢磨。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与众不同处,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话可以涵盖:“华人的悠久历史,让他们很难被同化。”同样,印度、日本这些满腔“东方文化”的人,在美国人眼里格外独特:他们是美国人,但是保守着其特有的,难以同化的经验。所以,嗯,总有那么点特殊,不大好相处。
如是,日积月累,对亚裔,尤其是华裔美国人,以下概念潜移默化地流行开来:勤奋,聪慧,内敛,收入高,神秘,有自己独立的文化。2002年姚明初到美国,每天被问几百遍中美文化差距,第一部宣传片就是拍他打太极拳——这与其说是华人的形象,不如说是美国人通过李小龙、李连杰、*们想像出来的华人形象。姚明的内敛和冷幽默,无非令这种形象进一步成型。
概念标签先行,令许多美国人相信,亚裔美国人与普通美国人简直就像两个种族。如果告诉美国人林书豪、张德培、董荷斌、魏圣美们是亚裔运动员的典范,他们会点头;但如果告诉他们泰格-伍兹也有亚洲血统(他母亲有泰国血统),大多数非体育迷美国人会吓一跳。理由很简单:伍兹并无美国人概念里“*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标签形象。许多时候,美国人就这么势利:形象会影响他们的归类判断。
职业体育在美国,尤其带江湖意味。上世纪80年代,NBA相信欧洲人除了投篮和假摔一无是处;张德培在巅峰期时,也被人认为华裔球手只能靠不死的跑动和勤勉来弥补力量差距;NFL (微博)内部都搞歧视——比如黑人打不了需要头脑的四分卫,更况乎外围。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都不是温文尔雅之地,门户之见,草莽英雄,亚裔球员如果外貌不易辨认——比如前魔术队中锋,有亚洲血统的塞卡利——就不容易被当作异类些。这些歧视从未书之表面,而总是表现为一种“你懂的”式暧昧微笑,流行于职业体育之间。
问题在于:亚裔运动员很少会站出来,谈论自己的血统。一半是因为,如前所述,对亚裔运动员的另眼相看,是一种沉默的标签分类;另一半是因为,亚裔运动员大多在着力融入美国,也无意宣扬自己的特殊,比如匹兹堡钢人队外接手赫因斯-沃德就不太喜欢谈论自己的韩国母亲。大多亚裔运动员和其他亚裔美国人一样,只是沉默着努力,依靠非凡的业绩来让美国人另眼相看。
当许多的个例堆积起来之后,偏见便不攻自破。林书豪就是一个最新的非凡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