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细品如今回头看,原来他说的多么有先见
TUhjnbcbe - 2024/12/31 20:14:00

这两天估计大家都已经被全球各地确诊病例的发展速度惊呆了。而比跳升的数字更让人大呼看不懂的是西方一些国家的防疫政策。

2月24日,艾尔沃德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昨天开始,我们都被科普了一个词:群体免疫。这是英国约翰逊政府别出心裁的抗疫“奇招”。简单来说,就是让60%-70%的民众感染病毒,从而形成整个群体的免疫力,进而一劳永逸地战胜它。

据英国政府和科学家介绍,这一政策有许多具体措施,比如要求轻症在家隔离,若转为重症可寻求就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资源得到合理运用;不关闭学校,是为了使父母们可以各司其职,尤其是保证医疗、警察和政府部门可以正常运转等。为英国政府提供咨询的行为主义科学家团队还解释了不限制大型活动的原因,认为现在不是强制隔离的最好时机,因为民众会在感染高峰期来临时感到“倦怠”,从而更容易违反政府的禁令。

尽管给出种种理由,此招一出,舆论还是立刻炸了锅。就我们国内舆论来说,一种是坚决反对,认为在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这一近乎“听天由命”的政策根本就是在拿民众的生命开玩笑,对病毒缴械投降;另一种声音貌似更冷静中立,给出关于“群体免疫”的一些科学解读,认为这不失为应对疫情的一种新方式,是综合考虑了本国资源、国情、国民性格之后作出的科学理性的选择,不妨静观其效。

甚至还有人怀疑:用这种方法吓阻国民才是约翰逊公布这一政策的本意。因为有报道说,英国很多民众被政府这个“佛系抗疫”政策吓得不轻,已经开始自愿减少出行和聚集,政策似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

后一种猜测似乎有点一厢情愿了。英国科学家在发布“群体免疫”政策的时候就承认,虽然英国现在确诊人数只有多,但是实际的感染人数估计已达到“至人”。瑞典也宣布,不再统计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数。这就是对疫情消极抵抗、放任自流的表现,只不过英国明确说出来罢了。

对于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笔者认为,不管它从理论上或者从长远来看有多么“科学”或“切合实际”,至少在现时全球战疫紧张艰苦的关键时刻,是非常不合适的。笔者不禁想问几个问题:

一、约翰逊政府在宣布疫情进入“拖延”阶段时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实行“遏制”政策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是谁让这个时机过去的?这难道不是政府的无能吗?

二、一直以来,“人权”都是西方批评中国的一个很好用的“幌子”,医院救治病人,也会有西方国家批评说“强制隔离剥夺个人自由”,“条件太差像集中营”……如今再看这些荒谬的言论,真是觉得又讽刺又魔幻——难道人的生命不是高于一切的人权吗?

三、病毒无国界,你们实行“群体免疫”了,却不封闭国境,这将置世界其他正积极与疫情做着艰苦卓绝斗争的国家于何地?

难道要让全世界70多亿人陪着一起“群体免疫”吗?

当然,别国的政策我们也无法左右,只能从自身想办法。当务之急,中国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防控外来输入,不只是英国,也包括很多没有明说、实际却对抗疫采取消极懈怠政策的国家,否则就很可能让武汉人民、中国人民此前付出巨大心血和牺牲的抗疫成果付之东流。

说回题目。2月25日,刚刚结束中国考察行程的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艾尔沃德感叹:“如果我感染病毒,希望在中国得到治疗。”当时还有西方媒体指责他是不是收了中国的什么好处,才会这样夸赞中国。

艾尔沃德接下来的话也很有意思。他说,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在面对疫情时,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应对疫情,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是这么想的——天啊,我们要如何生活,要怎么来管理这场灾难啊等等;而不是——天啊,病毒将在我们国家出现,我们要尽快找到所有感染者,追踪每一位接触者,确保隔离他们每一个人,保住他们的性命。而中国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如今,回过头看,我们才知道原来当时他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又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你品,你细品。

延伸阅读

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中国!各国首脑发言有区别,欧美抗疫背后逻辑就一个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6日8时33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16万例,中国以外累计确诊病例突破8.5万例,达例。

上周是世界抗疫开始后最为慌乱无序的一周——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宣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后,欧洲出现了暴发的态势,成为世界疫情的中心。

美国病例数增加,美国疾控早期抗疫是否及时遭到众议院质询,特朗普的抗疫策略成为舆论的中心;

英国首相宣布放弃积极抗疫,首次抛出群体免疫策略;

德国总理宣布德国感染率最终可能会达到60%,但德国采取了积极的备战备荒态势;

法国:没有太多的决心,夹杂在英国和德国之间,“不是太好,也不是太糟糕”(笔者与法国抗疫国家级专家沟通的原话);

意大利:继续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启动援助,履行世界共同体义务;

旅欧与旅美华裔:陷入“是暂时回国躲避瘟疫还是继续留在当地边抗疫边生活”的矛盾之中。

我们非常非常幸运,在春节期间断然通过封城和全社会一级响应动员取得初步抗疫的阶段性胜利。

一个多月过去,世界各国的抗疫过程就像奥运会长跑比赛,前面几圈看不出来,后来各地抗疫成绩慢慢拉开了差距。

No.1

各国首脑的发言有区别,欧美抗疫背后的逻辑就是一个

美国总统特朗普

宣布因新冠疫情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医院激活紧急预案;

——紧急赋予卫生部更大权力,包括:

–可免除部分医疗保健设备提供商的许可要求;

–增加测试点;

–扩大检测试剂覆盖面;

——已动员私营部门(公司),携手战“疫”,其中包括:

–谷歌帮助开发用于检测和监测用的网站系统;

–沃尔玛等坚持不关门保证民众日常需要的供应;

——民众若检测,现需要数天出结果;

——希望很快实现24小时内出结果

点评:美国这些策略除了封城和社区管控之外,其他所有措施与中国的抗疫策略是一致的,即最大程度地开放美国医疗资源。

英国首相鲍里斯

进入抗疫第二阶段——“拖延”阶段

3月12日英国公布了国内的抗疫方案。英国首相鲍里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英国进入抗疫第二阶段——“拖延”阶段(Delay)。在鲍里斯结束新闻发布会后发了一篇文章,直接点出英国防疫策略的本质。简单来说,英国的防疫的策略是”不严防死守,容忍疫情缓慢进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隐匿性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从而在人群中获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过群体免疫力(herdimmunity)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意大利

成为早期防控失败的典型,当前确诊病例数突破2万,1天内新增例,病死率已经高达6.8%。医疗资源已经处于挤兑之中,国家宣布选择性收治患者。

德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当病毒已经到来,而国民对这种病毒尚无免疫力,也不存在注射疫苗或是特效药等选项时,如果这种情形一直延续下去,那么该人群就面临较高的感染比例——专家们预计可达到60%-70%。因此这也是为什么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工作正如此高强度地进行着。”事实上德国是整个欧洲在医疗资源储备方面准备最为充沛的国家。目前足以应付新增的重症病例处理。

点评:看似各国首脑的发言有区别,但欧美抗疫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一个——我要动员可以动员的最大医疗资源,迎接可能到来的超级传染病。如果国家的医疗资源可以有效地被组织,我可以应付。像德国,目前的病死率是0.2%。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让社会停摆的措施(像意大利的局部地区和中国的武汉)。因为一旦停摆,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国家会立即陷入更大的灾难,死亡人数会远远超过疾病本身。中国早期对于该病的充分研究,已经让我们了解这个疾病,病死率可以接受,如果不发生医疗挤兑,这个病可以应付得过去。但是前提就是医疗资源不要发生挤兑。

No.2

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目前,从表面看只有中国的成绩最好,因为几乎完全肃清了本地病例(武汉很快也要清零)。钟南山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和曹彬教授团队、上海的张文宏团队等,都数次和国际进行了交流,介绍了中国经验。就在2天前的中美医生对话中,笔者介绍了上海万人口的城市防控的一些策略,如联防联控国外是没办法学习的,医院的快速应对、加快对疑似病人的迅速筛查与确诊、迅速实施隔离、缩短确诊与住院时间,医院和社区内暴发的关键策略。事实上美国已经医院的培训,医院诊断能力(包括试剂的供应与费用的覆盖)。德国则做得更全面。北京和上海都是国际超大型城市,中国在超大型城市方面的经验总结无非就是:限制人口流动和严防输入,医院加大医疗力量的投入,及时筛查疑似病人和避免医疗挤兑。如果医疗资源配置得当,该病的病死率可以控制在1%-2%左右,这是可以被接受的病死率范围。

No.3

英国和德国:一个策略,2种说法

英国首相鲍里斯希望采取“群体免疫”策略,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可能会有60%-70%的人群感染。这种说法事实上直接就引起了恐慌。特别是旅欧华裔的恐慌。因为如果真有这么多人感染,就可能会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那么是不是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呢?

其实英国首相和德国总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个疾病已经是大流行态势,我们没有办法采取中国的防控模式。中国防控模式需要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做不到。而且经济一旦停摆,社会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远远超过疾病本身。

事实上,德国和英国并非什么都没有做,相信现在德国和英国的做法和美国是一样的,特别是德国,采购了大量的呼吸机备用受到一致好评。这些欧洲国医院为可能增加的重症患者数量做医疗储备。一方面希望尽可能可以延缓大流行峰值的到来。只要把一个月达到的峰值逐渐延缓到3个月到达峰值,随着夏天的到来,发病率下降,随后就可以顺利将该疾病一个月内可能发生的病例数分散到一年中的12个月内逐步处理,化整为零,依靠现在已有的医疗资源是可以应付的。

那如何可以把该病的峰值降低呢?通过降低社会接触密度、有限的人群隔离、避免超级传播的发生,应该能够做到。但是欧美不是中国,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可以启动人群的联防联控,也没有能够像新加坡那样在一个岛国上通过个门诊分区实施快速病人发现和隔离策略降低传播。那怎么办?很显然,通过告知民众最差的结局,也就是60%-70%的人群会感染。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宣布一系列终止大型活动的措施,就可以很好地被民众所理解。欧美国家的居住环境相对较为开阔,独门独院居多,只要民众减少聚集性大型活动,疾病高峰期实施在家办公,学生在家上网课(英国大学已经实施网络教学)的措施,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本病的传播。

在这期间,医院的应对能力(中国所做的一切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模板),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医疗挤兑。

那意大利为什么会出现失控呢?就是因为早期对该病的警惕性不够,短期内发生了大量的社区内传播。意大利“佛系”抗疫的失控对欧洲其他国家是一个很好的教训,相信会有助于其他国家抗疫经验的积累。

No.4

英国所谓“群体免疫”策略是否靠谱?

首先看下什么是群体免疫,群体免疫(herdimmunity或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细品如今回头看,原来他说的多么有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