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中建钢构智能制造研发
TUhjnbcbe - 2024/10/5 17:42:00

智能制造是一次创业,是一场筚路蓝缕的修行。

智能制造是一段青史,是一曲青年奋斗的赞歌。

——题记

回望过去,一代代中华青年勇立时代潮头,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与时代同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代新青年怎样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功?我们走进中建钢构智能团队。讲述他们在钢构智能制造行业中,当代青年奋斗的故事。

逆流而上弥补空白

中建钢构智能制造团队在无经验借鉴、无技术路线、无成熟案例的局面下,苦心孤诣的钻研,历经6次颠覆性的设计修改、上百次局部变更,从最开始的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最终建立起一整套钢结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先后研发了20项智能制造技术相关专利。

中建钢构智能制造研发团队实现了国内钢结构智能制造从无到有、到先进的全面突破,建成了国内首个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获得了行业首个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立项。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28岁,他们用创新和勇气谱写了公司科技创新的华彩篇章。

中建钢构广东厂二期建设项目是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基地、是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年底,“工业4.0”的概念由德国率先提出,一群怀揣使命奔波在中国钢结构制造行业新工艺新设备调研一线的年轻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信号。从那一刻起,中建钢构广东厂二期翻开了新的一页,钢构制造翻开了新的一页。

寻山问道路在脚下

传统的设计,传统的装备,沿袭着公司兄弟厂的常规方案。广东厂二期规划便是如此。但在年的冬天,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想法开始在团队中萌芽。但就是这样一个“四无产品”---无路线指引、无技术支持、无案例借鉴、无经验指导,让大家的思路逐渐发生了转变,行进的航线也发生了改变。

年3月,团队成员们怀揣着梦想奔赴上海约见了中国工业4.0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陈明教授。陈教授对广东厂二期的建设思路、工业发展方向和智能工厂方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双方交谈之中,陈教授对团队的大胆创新都赞不绝口,还表示愿意进一步交流和合作。

临别之际,陈教授拉着冯清川到一旁,用疑惑的眼神问道:“冯工,你是带着一帮小徒弟干这个项目吗?”冯清川回头望了望这时还在讨论着各种问题的年轻徒弟们,笑着说:“是的,是的,这帮小伙子还不错。”北至沈阳、东至上海、南至台湾、西至成都以及远渡重洋欧洲、日本。当时跟着冯清川走南闯北的正是一群平均年龄在25岁的年轻人,也正是这群初生牛犊般的年轻人,在智能制造的探索过程中,踩出一条康庄大道,把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

在这一段时间内,在“师傅”冯清川的带领下,以肖运通、胡海波等90后“徒弟”为主要成员的二期规划团队,陆续和各个国内外工业自动化、智能化领域顶尖企业,进行了从顶层设计到自动生产线等多方面的工艺交流和技术研讨。

第一次参加上海埃森展,小伙子们从展会带回来整整三箱的供应商宣传资料:机器人的、自动化的、集成的,上百家单位一一打电话咨询,后来每次出差,他们都预备一个空行李箱,就是为了带资料回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持续创新谋求发展

从15年下半年开始,智能制造研发团队在深圳开始了“封闭式”工作模式,对二期智能工厂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

在“闭关”期间,“眼要放开、脚要落地、守住本心”是这群青年队员对自身的要求。谢东荣是团队里面的老大哥,其实也就大了一两岁,但是他对车间工艺却拥有着及其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在与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方案评审过程中,他不迷信权威,对待每一个计划选用的技术,他都坚持要求进行实例验证。在供应商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固执“的人。每当供应商对他“不耐烦”的时候时候,谢东荣总是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我连我自己的问题都在反问自己几遍,何况这些是要实际落地的问题,我当然要用实践求证。”

正是这群拥有着不符合他们年龄老练的小伙子,在唐山进行了一系列以工业六轴焊接机器人为主的钢结构焊接专项试验中,对焊道自动生成、焊缝识别与跟踪、离线编程、智能编程、中厚板V型坡口全熔透工艺、厚板K型坡口全熔透工艺等科目进行了一一试验。试验初步确定了焊接机器人在钢结构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并确立了后续的技术改进实验方向和具体要求,为后续焊接机器人在钢构制造工厂的实际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年,中建钢构广东厂二期作为钢结构行业首个智能工厂正式投产试运,并获批建筑钢结构领域首个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立项,获得国家专项扶持资金万元,获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项,发表论文4篇,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

初心不忘再次出发

那段日子每个人都很难忘,不是因为有多苦、多累、压力多大,而是因为一种着实存在的幸福感。七个月的闭关研发期间,所有人只有工作、吃饭、睡觉三种模式。大多数时候午饭就是在会议室集体吃盒饭,吃完盒饭立刻继续开会讨论。晚上的时间也从一开始就被书面形式列为工作时间,小组里为了一个设备技术细节常常在办公室争论至半夜还不罢休。他们是在为企业、为行业、为国家在潜心修炼。同时,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年轻的小伙子为能够拥有这样一个让自己尽情挥洒智慧的舞台而感到幸福!

如今,在二期智能车间试运营一年后,这群年轻人再次集结。针对试运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再次发起了挑战。前行可能会遇到失败,但满于现状、踟蹰不前注定会失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占奎看来,作为中国钢构的青年,就是要肩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做到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中建青年应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展现奔跑英姿,在民族复兴和振兴中华的进程中谱写壮丽诗篇。

(伍新永张德修伍彪)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中建钢构智能制造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