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3日讯(记者张福芳)《棘花》的创作背景有什么故事?《棘花》要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一种什么精神?为什么书名叫《棘花》……今天下午,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校史馆的阶梯教室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作协副主席、天心区作协主席、《棘花》作者简媛与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们面对面分享、交流《棘花》的创作历程和精神内核。这也是天心区年生态文学读书会的第2场。
简媛《棘花》读书分享会现场
《棘花》通过讲述女医生杨素在事业、婚姻和家庭中纠结挣扎的心路历程,呈现了中国当下城市女性在情感与心智层面的艰难成长。在扎实细致的文本叙事中,表现出作家对于都市女性生活经验的细腻体察,对于婚姻伦理的理性思考,折射出现代中国人在灵肉两端的迷惘、失落以及寻求精神情感救赎的建构性努力。
读书分享活动现场
“创作《棘花》,其实就是想写一部温暖的小说,圆自己15岁经历的一个梦。”简媛在现场回应创作的初衷。15岁的简媛读书时因坐车睡过头错过站,在大雪纷飞寒冬的农村走了3个多小时,夜幕降临,正当身无分文的简媛恐惧、茫然时,在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一位温暖的大叔,不仅给她安排了住宿,还给她买了晚餐和中餐,这件事情,一直温暖着简媛,也让她努力成为一位温暖的人。
读书分享活动现场
在分享环节,简媛多次强调梅山文化。作为新邵人的简媛,因地域原因,深受梅山文化的影响。“‘棘花’其实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花,学名金樱子,湘中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可以在家门口筑成篱笆,这种花坚韧、坚强、容易养,有着梅山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品性。”简媛说,“我想要用棘花作为一个意象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危机四伏的男性社会,一个女性究竟怎么样才能冲破各种枷锁寻找到生存真正的依凭?我觉得,女性需要一副多刺的铠甲来应对‘危机四伏’的生活,但铠甲之中依然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与热烈的灵*,依旧愿意为他人的盛开而达到灿烂。”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现场聆听
“我觉得这部作品探讨了作为个体的女性如何像棘花一般试图打破施加在女性个体身上的各种枷锁,女性在现实和理想中的自我觉醒,人物的情感非常充沛,细节值得回味,很有启发意义……”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王雨佳现场点评并分享感受。
活动现场,天心区作协理事如风,长沙理工大学子弟小学老师李慧深情朗诵了一段《棘花》的篇章,情景式的朗诵,让同学们有沉浸式的代入感。
现场互动交流
“如何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你每次写作都很有灵感吗”“小说的结尾有什么隐喻吗?杨素的眼睛还会恢复吗”“我们平时应该阅读什么样类型的书”“中国人表达情感都是比较内敛的,但是书中有不少热烈、直白的表达,这是为何呢”……在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抛出一个个疑惑,简媛都给予了解答和分享,互动积极,气氛热烈。
活动大合影
天心区“阅动力·护地球”生态文学阅读分享会是年起举办的阅读品牌活动,由天心区文旅体局、天心区图书馆主办,天心区作协执行。将邀请湖南本土知名作家每月开展一场生态文学作品分享,旨在用阅读诠释文化、用文化涵养旅游、通过旅游传承文化,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