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等灾害过后,我们菜农、果农应该怎么补救才能尽量减少损失呢?
近日,河南省多个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雨量大、来势猛、历时长,给正在处于旺盛生长阶段的花生、蔬菜等作物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在暴雨、洪涝等灾害过后,我们菜农、果农应该怎么补救才能尽量减少损失呢?
涝灾对作物的影响
①根系受损
不同类型果树根系对淹水反应有所差异,多数果树根据淹水时间的不同,根系会出现不同症状:6-12小时,轻度涝害,毛细根开始受损;12-24小时,中度涝害,毛细根基本死亡,*褐色的毛细根开始受损;24-48小时,重度涝害,须根大量死亡;48小时以上,极重涝害,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
②叶片萎蔫
作物被淹后,抑制了植物根系生长,叶片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出现叶片萎蔫、叶色变浅的现象,随着淹水时间增加,多数老叶和部分成熟叶片及果实会相继脱落。
③病虫害多发
暴雨、洪涝之后,遇到天气转晴,高湿环境容易导致溃疡病、霜霉病、褐斑病、枯萎病等大面积流行,对果树来说,裂果、日灼等多种生理病害会相继爆发。
此外,根结线虫,粉虱,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也会相应大发生,如果不及时防治,将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或作物死亡、绝收。
菜农果农如何补救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贺桂仁表示,持续降雨容易造成田间积水,要及早疏通沟渠,排除积水,防止沤根烂根;要加固好、保护好温室大棚,防止雨水倒灌。
一旦发现雨水进棚,就要及早抽水,确保棚体安全,不误秋茬蔬菜定植;大雨过后,田间湿度大、气温高,作物抵抗力弱,容易引发病虫害。花生叶斑病,小辣椒疫病、炭疽病等,要及早防治;要赶天晴叶面喷肥。
大雨冲淋、受淹田块,作物很容易脱肥,天气放晴就要叶面喷肥,同时去除叶片上的污泥,以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地表微干露白,就要及时划锄松土,降低土壤湿度,恢复根系功能。
1、及时清园,排除积水
雨后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排除园内的积水,包括地面的积水以及土壤中的水,尽快恢复作物、树体根系正常呼吸。对于地势低洼或平地的果园,果园里的围沟、中沟和畦沟要相互贯通,有条件的果园还可以用水泵进行排水。对于山地、丘陵果园,要把果园四周的围沟挖通,利用两旁的防护沟来做泄洪沟,以降低涝害程度。
2、疏松土壤,果园留草
涝灾后土壤通透性变差,地温偏低,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应及时中耕松土,散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提高土壤透气性,恢复根系吸收养分的功能,加强叶片光合能力,松土时避免伤根,被冲刷出来的根系要及时培土护根。同时注意果园留草,防止高温危害,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果园外围遮阴,预防果实遭受日灼损伤。
3、抢救措施
轻度受灾田块。尚有管护价值的蔬菜,比如花生、大豆、玉米等抓紧将倒伏蔬菜扶正,适当培土壅根。洪涝过后,及时泼水冲洗叶片。雨后土壤板结,采用地膜覆盖的,要扯掉薄膜,待土壤稍干爽后,及时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
暴雨过后,蔬菜根系吸收水肥能力较差,应及时喷施叶面肥,一般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0.5%尿素溶液。对设施栽培蔬菜或育苗棚,可采取避雨栽培(即直接覆盖顶膜,或覆盖遮阳网或一膜加一网),防止暴雨冲刷及雨后骤晴高温暴晒。
对于受灾严重或已经绝收的地块,要及时改种补种。应及时清洁田园,加强土壤消*,增施微生物菌肥,防止土传病害蔓延。同时,抓紧抢播速生叶菜、秋延果菜类等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可抢种一些速生蔬菜、耐热蔬菜,如空心菜、生菜、苋菜、芫荽、茼蒿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4、施肥管理
淹水后根系受到较大的伤害,吸收肥水的能力有所降低,再加上土壤湿度大,追肥困难,可利用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待长势恢复后,再补充氮肥和磷钾肥、钙肥等,缓解作物营养不足问题。
雨后,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同时病虫害可能趁机繁衍,需要进行土壤消*以及培肥,可以在疏松土壤的同时,施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充分培肥地力,同时也是为秋茬蔬菜打下高产的基础。
5、加强病虫害防治
洪灾后,田间温、湿度大,植株抵抗力弱,易引发病虫害,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病害易发生、扩散,应及时喷药保护与防治,同时加强植株健壮管理。
病害防治措施主要是进行“药剂灌根,杀菌消*、菌肥改土”。
虫害如粉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加上噻虫嗪的配方,可有效针对粉虱、飞虱、蓟马、蚜虫等抗性害虫,同时生物与化学相结合,持效与速效相结合,防治更高效。另外,对于一些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对于根结线虫,建议施用淡紫紫孢菌,淡紫紫孢菌不仅可以防治根结线虫,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能分泌类似吲哚乙酸的物质,能够帮助灾害后作物新根生长,快速恢复吸水吸肥能力,恢复健壮长势。
在自然灾害面前农业种植都略显脆弱,因作物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灾害程度、植株长势等不同,灾害补救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等也会有所差异;同时,所有的补救措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减轻洪涝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并促进受影响较小的作物恢复生长,其效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选用并适当调整、综合各项补救措施,努力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