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生笔记格兰丁人民爱戴的女医生快点温州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此篇文章作者

医院重症医学科尤荣开

点击链接:给重症监护室主任尤荣开医师留言

简介: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急救科主任,温州市老干部局特聘保健专家。

温州市重症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地区重症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浙江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急诊医学分会常委、温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温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委、温州市急诊医学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温州市科技局课题评审专家组成员、温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温州医学》编委。温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年被评为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先进个人。

医院是浙医院,解放前在这里工作过的医师,时间或长或短,但他们都是经过系统的西医理论训练,不但技术精湛,并富有一颗仁爱之心,关心爱护病人。英国女医生莉莲玛丽格兰丁(LilianMaryGrandin)是他们其中一位,曾于年8月和年2月两度来温,接替鲍理茂和施德福院长,医院(医院前身)工作。格兰丁医生的功绩与人们所熟知的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和稻惟德齐名,在我国现代医学史上留下不朽的事迹,但在温州却鲜为人知。

格兰丁(LilianMaryGrandin,-)

01

格兰丁(LilianMaryGrandin,-)中文名葛兰丁、葛南丁、葛兰汀和格南丁。她于年11月25出生于英格兰南部第一大岛——泽西岛(Jersey)一户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共有6个姊妹,两个夭亡哥哥。她从小深受父母人道、博爱的思想熏陶,在少女时代就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到遥远而神奇的东方,为那里的人们服务。

格兰丁医生诞生地

格兰丁故居纪念牌

格兰丁早年就读泽西女子学校(TheJerseyLadiesCollege),年申请加入偕我公会,年5医院(EdinburghMedicalCollegeforWomen),攻读医学与化学,并修产科、眼科及热带病学。年通过最后考试,同时获得爱丁堡皇家医师(RoyalCollegeofPhysicians,Edinburgh)、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RoyalCollegeofSurgeonsofEdinburgh)及格拉斯内外科医师学会会员(FacultyofPhysiciansandSurgeonsofGlasgow)资格,为泽西岛第一个女医生。格兰丁还学习了汉语,为到中国开展医疗工作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年,时年二十九岁的格兰丁所在教会要选派传教士到中国服务,她抱着一颗为中国民众的健康服务的赤子之心,积极报名,并立即投入准备工作,先后在莱西教会药房、医院医院实习,熟悉有关医疗工作。这时中国正值义和团运动兴起,这一年并没成行。

02

年1月11日,格兰丁如愿以偿得到英国偕我公会批准,以医学传教士的身份,从南安普敦港搭乘“爱丽丝公主号”船离开英国,一路上,她历尽了惊涛骇浪,在海面上飘泊4个多月后,于5月22日到达上海。来到上海后,当她了解到云南是中国的偏远省份,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人们过着落后原始的生活,那里非常需要医生。她义无反顾地决定到那里去。

于是,她从上海乘长江轮到重庆,然后从重庆骑马到昭通。路上的客栈条件差,有的地方苍蝇跳蚤横行,饮食也非常简陋和不卫生,崎岖的山路上常有匪盗出没。沿途并多次遭遇强盗、山贼,身上的盘缠被抢得精光。一路上历尽艰险,三个月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医院。到达目的时一行人已经是衣衫褴褛,满面尘灰,形同乞丐。

医院全景

医院即为医院前身,为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所建,始建于年,年由人民*府接管。格兰丁医生受到了先期到达医院的沙文医生的欢迎。从此,格兰丁作为昭通唯一的一位受过近代医学教育的高级医生,在中国最偏远落后的昭通地区,为缺医少药的老百姓们服务,在辛勤的救死扶伤中度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岁月,与昭通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格兰丁与同事在昭通东城门

03

当时的昭通,交通不便,民不聊生。“这一带着实是太贫瘠了。人们贫困、瘦弱、食不果腹,出门时只穿着一到二片破布,为了赶走狂犬,而用棍棒自我武装,还有一只破碗用来收集乞讨来的食物。”(丁乐梅著,陈易之译.徒步穿越中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75.)民众中吸食鸦片盛行,麻风、肺结核发病率,战乱频繁,饥荒严重,更严重的是瘟疫和流行病泛滥。

格兰丁和同事们在苗族地区接种疫苗

格兰丁医生到了昭通后,医院看病外,同沙文博士、韩登医生一道在现昭通、威宁、凉山、曲靖和宜宾等地设立了多处诊疗所,并开设麻风病院。

当时的麻风病人受到整个社会的极度歧视,一些村庄一旦发现麻风病人,就立即驱逐他们,把他们赶到无人的深山老林,而且隔离他们的家人。更甚的是一些村庄发现麻风病人,烧毁他们的房屋,用活埋、沉江、棒打、火烧等灭绝人性的方式,杀死麻风病人和他们的家人。格兰丁医生和沙文博士、韩登医生一道开设了中国最早的麻风收容所,收留无家可归的麻风病人。她深入到麻风病人的家或者他们被驱逐的山林,给他们带去药物。由于受到当时医疗技术的限制,虽然不能根治麻风,但是却给饱受摧残的麻风病患者以人道主义关怀,这对那些歧视麻风病人的人的人性也是一种唤醒。

昭通山民一家(格兰丁丈夫丁乐梅摄)

当时,天花也是当地民众非常恐惧的流行病,天花在乌蒙山区的广泛流行,使人们惊悚,谈“花”色变。格兰丁医生和伯格里、沙文博士、韩登医生一道,在乌蒙山区推广接种牛痘疫苗,他们从英国引进接种牛痘疫苗技术,在民众中广泛免费接种,最终控制了乌蒙山区的天花。

格兰丁医生每到一地,她一面给民众看病,一面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为妇女们讲解卫生基础知识,教授各种实用的护理技术,给当地的土医生传授医学知识,分发急救药片。格兰丁医生特别擅长对女性患者的治疗。

她每个月都会带领传教士们去石门坎会诊一次,同时带去药品。生活虽然艰苦而枯燥,但是,格兰丁医生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在为人们提供周到而细致的医疗服务中找到了生命的乐趣,为人温和、自制,她不善言辞,但却是一位极佳的聆听者,她总是那么平易近人,执著而敬业地对待病人,格兰丁医生的蓝眼睛温柔地注视病人。她充满爱意的眼神,给病人带去了无穷的安慰和勇气,被教徒们认为就是天使的眼神。她勇敢地面对昭通当时流行的瘟疫,克服种种困难,治愈病人。

格兰丁医师为贫民治病

格兰丁医生深入至今依然是最贫穷落后的苗族和彝族生活地区,不辞辛苦地冒着山体滑坡、泥石流、雪雹、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和匪徒横行等危险,深入到少数民族山寨给苗族彝族人民治病。特别是生存在环境最为恶劣的山顶的苗族,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生活极度贫困,在今天依然很少有医疗工作者光顾的苗族和彝族居住高寒地区,至今还传颂着无数格兰丁医生无私治病救人的动人故事,他们传说着美丽的格兰丁医生如何不怕艰辛,如何勇敢善良,医术如何高超。

不少当地医生还被格兰丁医生培训过,格兰丁医生分发的急救药片被这些地方的人民视为药到病除的圣药。她到了苗民家中,就和苗民们一样吃洋芋和荞麦饭,喝生水,晚上和苗民们同宿麦草堆,苗民们把这位高鼻梁蓝眼睛白皮肤金*头发的“嬢嬢”当作天使,他们难以理解和想象格兰丁医生是从地球上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在他们的想象中,格兰丁医生就是上帝为救他们的苦难为他们派来的信使。

格兰丁医生扎根在昭通边远山区,整整奔波了十年,她的人格魅力比任何宗教信条都更加感染人,人们从她天使般的爱心行为中理解了基督教的教义,格兰丁医生以她自己圣徒般的行为感动了大家,当地的苗族和彝族人民,正是在格兰丁医生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而信奉基督教,直到现在,这些地方依然还是基督教徒最集中的地区。格兰丁医生受到人民的崇敬,而她也深深地爱上了昭通的山水、朴实的人民。

04

年,在一次假期中,格兰丁和著名记者埃德温约翰丁格尔(EdwinJohnDingle,-,中文名:丁乐梅)二人在穿越中国内地的旅程中相识,年7月16日在泽西岛结婚。丁乐梅是《徒步穿越中国》和《中国的革命》的作者。婚后,格兰丁还帮助丈夫完成了《中国地图及地理词典》的编纂。

年,医院(医院)工作了十三年的鲍理茂院长,因患肺结核低烧不退,日逐消瘦,离温回到英国养病。循道公会总部派遣格兰丁医生来温医院工作。

格兰丁医生8月2日到达温州。此时,正值夏天,温州城内天气炎热,污水横流,霍乱爆发。格兰丁医生一到温州就投入到霍乱抢救工作,她与全院医务人员一道,日夜工作,救人无数。10月15日安格司(W.B.G.Angus)医生抵温接替格兰丁医生工作,这时霍乱的疫情稍有控制,移交工作后回到云南。

格兰丁丈夫丁乐梅(-)

在温期间,格兰丁医生治疗过天花、青光眼、虹膜炎和白内障等眼疾,以及梅*性溃疡、外伤性溃疡和感染性溃疡等疾病。并且治疗一名妇女,年纪在50岁左右,患上了腹水,住院前体重斤,10天后离院时只剩下45斤。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格兰丁曾返回祖国服务,医院里进修学习。

年2~3月,医院施德福院长,因病在宁波休养,格兰丁医生第二次来温州代班,工作结束后返回英国。

05

战后,格兰丁医生由于牵挂昭通乌蒙山间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民众,也为自己在舒适的生活中虚度光阴而沮丧,她深深地认为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是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舒适安稳的生活让她焦虑。从中国不断传来的消息:伯格里、哈滋佩斯等依然坚守在昭通的传教士,因为感染斑疹伤寒已经故去。在昭医院的沙文博士辞世,等等。更是让她忧心忡忡,她深深地为缺少医药的乌蒙山人民忧虑,她毅然再次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又远涉重洋万里跋涉踏上了到昭通的路途。

年8月,格兰丁医生再次来到达中国,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她久别的第二故乡昭通,重返到昭通乌蒙山间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人民之中。然而,当她刚一踏上昭通这片让她思念牵挂的热土时,流行传染病——斑疹伤寒,仍然肆虐着,束手无策的昭通老百姓终于把他们的救星格兰丁医生盼来了,格兰丁医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人们争相传说:上帝又派来圣女解救大家来了。

格兰丁医生来不及洗去旅途的风尘,马上向昭通难民伸出她那救死扶伤的手,她和民众一道投入抗击斑疹伤寒的战斗。她开始在民众中注射预防斑疹伤寒疫苗,耐心地教民众护理家里的斑疹伤寒病人,到处分发药片,使民众解除了对斑疹伤寒的恐惧,从死神手里夺回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哪里出现了格兰丁医生镇定的笑容,哪里的恐慌就开始平息,斑疹伤寒疫情曾一度被控制下去。

年秋天,斑疹伤寒再度流行,这一次疫情来势汹汹,一些家庭一家一家的病死,有的村子一村一村的死人,仿佛到了世界末日。民众对斑疹伤寒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有的家庭里发现了病人,其他的人就丢下发烧中的病人,开始向外逃亡。

有的病人不是死于斑疹伤寒,而是死于无人护理,到处逃亡的疫情地区来的难民,在非疫情地区遭到了驱逐,无人收留他们,最后,这些逃命的人死于饥寒。

格兰丁医生一边免费向民众发放预防药片,一边带领她的同事们去看望染病的教民,对她们采取治疗措施,给病人的家属注射预防针,说服他们留下来照顾病人,并教给他们护理的方法。一些病人在格兰丁医生及同事的救助下康复了,格兰丁医生又组织已经康复的病人来护理救治病人,这样,越来越多的病人受到照顾。

06

年10月,护士长玛丽安·海克斯夫人因为长期护理斑疹伤寒病人而感染了斑疹伤寒,医治无效故去了。海克斯夫人是来自澳大利亚的英国后裔,年4月,她到达云南。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海克斯夫妇在教区的几个传教站工作,无论他们去哪里,海克斯夫人总是专职为教区内外的妇女和儿童们服务,她安静、温和、善良,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是她的朋友。玛丽安·海克斯夫人本来是注射了预防针的,但是还是被斑疹伤寒击倒了。

对斑疹伤寒的恐惧继续在昭通扩大着,格兰丁医生给自己的家人写信,说到了玛丽安·海克斯夫人因为感染斑疹伤寒而故去的事情,她知道乌蒙山中的斑疹伤寒病菌发生了异变,过去有效的防疫针开始失去效果。她说到,这里现在非常需要她,她作为一个医生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危险很大,格兰丁毅然和病人在一起,她积极地激励病人树立信心,越来越多的被治愈的病人从了教,而且自愿为格兰丁医生做护理,照顾病人。

正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的时候,格兰丁医生因和病人大量接触,劳累过度,格兰丁医生抵抗力下降,不幸染上了斑疹伤寒,在当年圣诞节前一病不起。头痛、高烧不退,并出现脑膜脑炎并发症,时而神志不清,时而胡言乱语。

年12月5日,格兰丁医生带着不能继续服务于昭通人民的深深遗憾,48岁的格兰丁离开了人世,永远留在了昭通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留下了“心爱中国,此*何堪归故里”遗言。

07

年12月10日,云南昭通城万人空巷,城中无论官商绅士的富贵之家,还是衣衫简陋的穷苦人,还有无数从山区远道赶来的苗族基督教民,都来为格兰丁送葬,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南嬢嬢”和“南密斯”,送葬的队伍绵绵十里,大家缓步前行,护送她的灵柩。肃穆哀荣的队伍到达凤凰山上的基督教徒墓地时,含泪送别的人群悲恸起来,哭声感天动地。分别用中、英和苗文主持仪式的牧师的祈祷,几次被自己悲痛的哭泣打断。

当年修建的格兰丁医生墓地

格兰丁医生的遗体被埋葬在昭通凤凰山上的基督教徒墓地里,墓碑上镌刻着:“人民爱戴的医生”。她把一生的全部心血和智慧都献给了昭通,她没有财产也没有后代,把一切都留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了!

重新修建的格兰丁医生之墓

多年后,一位教民的后代说起格兰丁医生;“她在昭通时,长期穿着一件土布织的教袍,和教民一样生活,如果她的碗里有鱼,教民的碗里也是有鱼,如果她的碗里没肉,也许教民的碗里反而有肉。她治疗守护患病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而体贴。”

文化大革命期间凤凰山上那片基督教徒的墓地破坏殆尽。年9月格兰丁的墓碑在建筑设施工中被破坏,刚好昭通市博物馆馆长杨馨路过,先后共找到零碎的九块,经过整理拼接,现保存在昭通市博物馆内。

年墓地修葺一新,5座坟墓并排而立,埋葬着5位深受昭通人民爱戴的外国医生,正对着阶梯的一座,正是丽莲·玛丽·格兰丁医生的坟墓。现在每逢复活节,当地群众及基督教徒们自发来坟前祭拜。

08

年11月25日正值格兰丁诞辰一百年之际,她的出生地英国泽西岛邮*局为颂扬她的功绩,发行了4枚纪念邮票,向人们展示了她在中国的医疗传教工作,四张邮票的右上角都是格兰丁的头像剪影,肖像系根据她离开泽西前的留影绘制。

第一枚邮票上左边是她正在微笑的照片,背景描绘了她从上海沿长江上溯2,英里,到达云南边陲昭通的路线图,地图上鲜明标示她在中国停留及工作过的上海、汉口、重庆和昭通等地。第二枚描绘了年轻美丽的格兰丁与一行人从上海沿长江逆流而上的航行。第三枚是格兰丁攀山越岭的身影、骑马走在重庆往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完成她为期3个月的行程。第四枚是描绘她深入昭通山区给广大贫穷苗族、彝族送医送药的情景,格兰丁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听诊器,怀抱着一个婴儿,身后还有很多病人在排队。

英国泽西纪念格兰丁诞辰年邮票(第一枚)

英国泽西纪念格兰丁诞辰年邮票(第二枚)

英国泽西纪念格兰丁诞辰年邮票(第三枚)

英国泽西纪念格兰丁诞辰年邮票(第四枚)

英国泽西纪念格兰丁诞辰年邮票展示卡封面

英国也有一张纪念格兰丁的邮票,文字是“她是高尚者”,上面是一张亚欧地图,地图上在英国和云南昭通之间连接了一条线,中间是格兰丁的肖像,描述的也是格兰丁献身医学事业的事迹。

年崔以泰主编发行的《世界医学邮票大观》,详细地将这段动人的故事记录其间,表达了对格兰丁医生的怀念。在当年世界邮展上该书荣获金奖,目前已是全世界广大医务工作者参阅和充实专业知识的文献和参考用书,作为全世界的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课外读物和选修课教材。格兰丁医生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深深地影响着后来人。昭通的山水地图地名,也因为这位伟大的女性而载入了世界邮票史和世界医学史。

“人民爱戴的医生”,是对格兰丁医生一生最好的总结,也是昭通人民给予她的最高褒奖。一个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人民的人,人民是不会将其忘记的。人民的好医生格兰丁,她的往事已经泛*,而今一经拂去历史的尘埃,却是如此的光彩夺目。

格兰丁,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作为一名教会成员,她是圣徒,用爱心去传播基督教“行善心”的教义。作为一名医生,她是天使,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病患的生命。她人美丽,心纯洁,在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忠实地履行医生圣神职责。她身体柔弱,意志坚,用女性特有的毅力与执着,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她的人格魅力,比任何宗教信条都更具感染力。她的天使情怀,彰显出救死扶伤天职的无上荣光。

格兰丁,曾经在温州和昭通行医过民众爱戴的女医生,是医务人员永远的榜样!

来源:中华重症医学

编辑:袁淇棋豪大大

责编:彭永棠

主编:钱中彪

审核:陈泰涨

监制:陈亦全

总监制:陈振仕

快点温州app是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倾力打造的手机客户端,该客户端汇集了各类热点新闻和服务咨询,也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听广播!这些内容都是我们起早贪黑为大家制作的原创。还有各类服务类信息,有航空咨询、医院咨询、有投诉建议,周五摇一摇,快点温州粉丝福利.一起加入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