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红楼梦看古代疫情防控 [复制链接]

1#

本社记者薛应*

及时预警,强制隔离。《红楼梦》用贵族小姐巧姐出天花、丫鬟晴雯两次生病等小场景,将古人发现传染病后,迅速采取预警措施、快速隔离传染源的疫情防控经验,描绘得栩栩如生。

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这有一定道理。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巧姐生过“天花”,晴雯得过风寒、“痨病”,如今,世人又要直面新型冠状病*肺炎。

大观园中的“天花”、晴雯口中的“痨病”是怎么回事?《红楼梦》第二十一回,王熙凤家的巧姐出天花,即当时的传染病。据史料记载,明清疫病流传达到高峰,17世纪末是天花肆虐时期,入关满人无论老幼青壮,皆有染天花者,死者甚众。

天花,痘疮,又名虏疮、斑疮、豌豆疮、痘疹等,它是由天花病*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据《清史稿》载:“满洲兵初入关,畏痘,有染辄死。”明末,蒙古统治者林丹汗战败逃到甘肃,最后“病痘殂于大草滩地”;清顺治帝24岁因痘疮不几日便驾崩。

直到年英国医师琴纳发明牛痘接种后,人类对天花的防疫日渐取得明显效果。年,全球开始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行动。年10月26日,世卫组织宣布全世界已消灭天花病。年9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天花从甲类传染病中删除。

但大观园中,天花仍是传染性强、病情重、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王文远研究,清朝是我国天花流行最猖獗的时期。当时,官方不但专修医书对天花详细介绍、提出防治措施及药方,还采取隔离患者、设置专门机构等防治疫情。

隔绝传染源

天花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贾府实权人物王熙凤的女儿得此病会怎样?第二十一回说,巧姐病了,大夫诊脉后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什么是“见喜”?人民文学出版社82版《红楼梦》注,“旧时以小儿出痘疹(天花)为险症,忌讳直说,又因痘疹发出后可望平安,所以称为‘见喜’。”

注解准确吗?清代官方组织吴谦等编著的《御纂医宗金鉴》记载“天花”症状时说,“痘症初起见证大抵与伤寒相似,其候身体发热,不时惊悸,口鼻气粗,两眼发定,唯中指独冷,耳民不热,耳后有红筋,皆为出痘之形症也。”这与巧儿发热症状颇吻合。

巧姐被确诊为传染性强的天花,贾府如何处理?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倒还不妨。”脂砚斋在“顺”字后批语“在子嗣艰难化出”。其时,古人认为,天花为“先天之*(又说,胎*)”。病情确诊,凤姐“登时忙将起来”。

王熙凤具体忙些什么?原文说,“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供奉痘疹娘娘,系模仿下层人民祈祷;传家人忌煎炒等物,即忌煎炒,提倡饮食清淡;与贾琏隔房,则为以隔离预防病*扩散。

此外,王熙凤还要求,打扫净室,净化环境。这和今天人们防疫相仿。据考证,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的疫病始于商朝。甲骨卜辞显示,当时人们已经知晓,人畜分居可以使动物身上的疫病少传给人类,居住在高亢之地,可利用太阳光消*,限制疫病病菌传播。

不仅如此,王熙凤还“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王熙凤为什么不让两个医生回家?一方面,要留他们给女儿巧姐“诊脉下药”;另一方面,切断传染源,防止疫病继续扩大。有考证显示,这种防疫思想早在夏商周时已经产生。

据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记载,里典甲向上级报告,丙好像患疠(麻风病),遂展开调查,询问患者,派医生检查最终确诊。随后,丙被送到疠迁所(专门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地方)隔离,再进行医治。可见,早在秦代时期,*府已建立起了传染病隔离场所。

史料显示,中国秦代已开始出现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一旦发现感染麻风病,将“城旦,*薪疠,可(何)论?当迁疠迁所。”患疠触法者,“疠者有罪,定杀。‘定杀’可(何)如?生定杀水中之谓(也)。或曰生埋,生埋之异事(也)。”即犯重罪或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将被水中溺死,以防止疾病传播,若活埋土中,违背法律规定。这是因为当时医疗人员判断,土葬可能造成新传染。

及时预警

切断传染源,防止疫情扩大,这是传统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晴雯等人眼中的琏二奶奶王熙凤,还让下人“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凤姐为什么要给侍奉巧姐的奶妈丫头裁剪红色新衣?一方面大红色辟邪、喜庆;另一方面,也算是预警。

凤姐的这次预警,效果如何?书中没有直接交代,但时间不久,“一日大姐*尽癍回,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已毕,贾琏仍复搬进卧室。”巧姐*尽癍回,为什么贾府要祭天祀祖,庆贺放赏?因为凤姐疫情防控及时、措施得当,贾府除巧姐外,无人再感染这死亡率高的疾病。

千金小姐巧姐出天花,得到了贾府最好的医疗资源和医护关照,但大观园的丫头晴雯受了小伤寒,还怕“太太知道,又叫你搬了家去养息”。就连一向处事明达的李纨都注意到,“如今时气不好”,说若是“两剂药吃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是出去为是”。

晴雯这次得病,险象环生。她睡在暖阁里听回话的老嬷嬷传话,咳嗽几声,气呼呼地喊,“我那里就害瘟病了,只怕过了人!”带病为宝玉补完雀裘,力尽神危,医生再看,已“虚微浮缩”,宝玉担心地直呼“都是我的罪孽”,但晴雯说“那里就得痨病了”。

不料,一语中的。晴雯再次生病,“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了,王夫人问话,“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晴雯曾经的庇护者贾母再问时,王夫人说她“一年之间病不离身”,如今得了女儿痨。

女儿痨是什么病?它是未婚女性在月经初潮后出现的一种经闭现象,同时伴有潮热、消瘦等症状。按照近代医学,相当于子宫结核,或其他结核病引起的月经闭止。王夫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晴雯得了结核病,贾母也不会留。

但王夫人很聪明,回贾母说:“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贾母说,“晴雯这丫头,我看他甚好”,面对贾母的惋惜,王夫人说:“老太太挑中的人原没错,只是她命里没造化。”

晴雯被撵,理由是王夫人说她有女儿痨,需撵回家隔离。晴雯去世后,兄嫂贪图发送例银,立即禀报,王夫人赏10两银子,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子痨死的,断不可留!”这对贾母而言,在晴雯和确保贾府人员安全方面,肯定也只会选择后者。

晴雯是女儿痨吗?《红楼梦学刊》中刊登的《晴雯并非死于“女儿痨”》一文认为,晴雯这次得病系冤怒不得发泄引起,加上7天未进饮食,没有亲爷热娘疼爱,是“哀莫大于心死”。但不论结果怎样,从疫情防控角度考量,贾母都不会让晴雯继续留在贾府。一方面正如王夫人所言,晴雯“一年之间病不离身”;另一方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倘若贾母执意留晴雯在贾府,晴雯真得了结核病,传染给宝玉、黛玉等人怎么办?

可见,及时预警,自觉减少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切断传染源。这是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古人总结的重要疫情防控经验。《红楼梦》中,作者正是用几个小场景将明清时期贵族家庭对传染病的恐惧、预警处置及“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