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要上天堂了10岁女 [复制链接]

1#

编辑:掌小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

11月14日晚上,距期中考试还有3天,江苏徐州一名10岁女童在家服农药自杀身亡,留下2页遗书和一段3分25秒的告别视频。

视频里,红扑扑的脸蛋,一脸稚气的她说:

“爸爸妈妈,你们是打我骂我,但是我知道一切都是对我好的,我真想在天堂照顾你们一辈子。我也不想让你们失望。”

“你们两个谁都别跟谁吵架,你们吵架我在天堂走得也不安心”

“记住我的样子了么,我的样子很漂亮的。”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想的太很,我走了再见”

......

除了视频,她还留有遗书:

遗书里,她让爸爸妈妈全家人都要好好活着。她还说:“不给你们添乱,也不用打我骂我了。其实,你骂我的时候我特别开心……老师不让我考试了,我活在世上也没有意义了。拜拜了。”

一个10岁的孩子,那么平静地和家人告别,如此淡然地面对死亡,让人看了震惊又心痛。是什么,让她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

因为成绩差,让父母失望?因为多次受到父母的打骂和责备,却依然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因为不能考试,没有了生活的意义?真相无从得知。

但唯一能确定的是,她生活的并不开心,甚至对天堂产生了向往,可是,傻孩子,你真的知道“天堂”是什么吗?

02

很多网友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真的太脆弱太极端了。这是造成悲剧一方面的原因,可是作为父母,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吗?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的听听孩子的话,多一点点的安慰,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这样的事情,虽是极端个案,却不是仅此一例。

年6月13日上午,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斯(化名)尸体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渠江河面上被发现。生前,他在QQ空间里发表长达余字的日志,称“感受不到家人的爱”。

小的时候我有一次因为一直吵着说要喝他(小斯父亲)带回来的花生牛奶,他当时心情不好,一巴掌把我鼻血都打出来了。还有他把我带到广东那里去玩的时候,动不动就打,罚站。之后我一直害怕他。

在福州这边也是有点什么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耳屎打起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耳屎打过来,说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虽然我懂这个道理,但从心理非常不认同。

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电话的时候跟我妈说了,我妈说才73名,我在电话另一边都快气哭了。

但,我只要待在家里或者和他说话,我的心里就高兴不起来。再然后,我发现我活得没有任何意义……

字里行间里,都充满了小斯压抑的情绪。而导致他最终崩溃的,是10号那天父亲的责骂。

小斯父母也承认管教严厉,但都表示没想到和儿子的隔阂会这么深。“如果早晓得,我肯定会和他好好交流。”这是事发之后,来自父亲的悔恨。

小斯父亲谈起小斯捂脸痛哭

我或许能够体会到那种感受,那种不被父母接受和认可的感受:你的努力和付出,父母都看不到,口口声声说爱你,却连自己内心的倾诉和心声,也都被完全漠视。

孩子的想法,父母不听,父母所谓的爱,孩子感受不到。相信这是现如今很多家庭都有的问题。

03

中国有句古语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个教育观念估计已经在中国家长心中根深蒂固。

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少不了“打骂”,认为这是为孩子好,可是却不知道,长此以往,不仅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还会增长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走上极端。家长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不错失对孩子真正的教育?

01

学习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不得不说,现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残酷激烈,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给别人,经常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以为这样孩子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却不知道孩子背后的痛苦和挣扎,反而把工作和生活的焦虑,“移交”给孩子,长此已久,孩子心里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发泄,会越积越多。

真正的关心,不是保证孩子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呵护。学习从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现在孩子,学习压力不比我们大人压力少,当孩子成绩考差,家长更应该多关心鼓励,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分析,一起渡过困难。

要让孩子感受得到,他们并不是孤身一人,父母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02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不应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应该是一个个体,一个独立的“人”。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父母责骂孩子可以,但也应有最起码的底线,不践踏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被罚站了,被老师批评了等,让孩子觉得丢脸的事,也不要随便和别人讲。如果连最近亲的人都不尊重和保护自己,对孩子来讲,岂不是很悲哀。

要知道,只有尊重,才能换来孩子的信任和爱!

03

“蹲下来”和孩子好好说话

其实,很多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沟通。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从来不听孩子的想法,而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孩子也只是命令和要求。

长此已久,孩子便不愿再向父母透露心声,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就会越来越深。

“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不如蹲下来好好和孩子说话。”别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决策者,而是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04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遇到一点挫折就想不开,那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要强,太想赢了。

很多家长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要强是就是上进心,将来一定会出息。却不知这类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经历不了风雨。

杨澜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她在餐桌上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其实,适当的让孩子体验失败,并交给孩子正确的输赢观,未尝不是一次成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和宽容,你会发现他们不一样的闪光点,工作再忙,也要留时间给孩子,岁月匆匆,千万别错过他们的成长!

阅读经典名著

传承优秀文化

四大名著全套纸质书彩图珍藏版!

免费送

免费领取方式

1.扫码进入掌门1对1在线辅导,点击菜单栏「四大名著」按钮

2.将弹出图片发送给好友,邀请好友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