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狗一样的日子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214886.html

过去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

内有疫情突袭,经济低迷,外有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全球通胀危机……

截止至第三季度,我国的GDP超87万亿元,增速为3%,预计全年也只有3%,相较去年大幅下降。

前两天元旦与好友聚会,他无疑是这个国度最幸运的一波人,蒙父祖努力,在浙江象山杀出一片天,标准上市公司富三代。

觥筹交错间,而他跟我说得竟然是:

今年过得也太苦了。

富人尚如此,遑论我们平常人了,

我们身在其中,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今年生活的难。

无论是谁,可能都得喊一句:

狗一样的日子。

千难万难,没钱最难

1、就业难

去年一整年,大多数人对于就业的看法,都是悲观的,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疫情的这三年,经济的下行让我们见证了无数公司企业倒闭破产。

仅仅是上半年,全国就有46万家公司宣布倒闭,有万家左右个体工商户注销。

去年我国的工业企业利润更是再次出现负增长,

赚不到钱,那么企业只能想别的法子,

那就是裁员。

很多企业被迫裁员,很多人也被迫面临失业压力。

现在很多公司的员工,担心的不再是加班会不会秃,而是老板会不会背着员工去跑滴滴。

根据数据统计,年有24家大厂被爆出规模性裁员,其中不乏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大厂。

裁员一轮接一轮,大批的人都在失业;

而去年的高校毕业生也在破新高,历史性突破了万。

坑少萝卜多,毕业生普遍降低了期望薪资。

这就意味着各位打工人,

一方面要考虑随时被裁或者降薪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得和广大涌入社会的毕业生竞争岗位。

年轻人碰上裁员还有父母、还有希望,重来的成本也小;

但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身的中年人碰上了,只能重新开始思考,生活怎么这么难。

今天上班明天失业的情况没人愿意碰到,于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大家的追求。

考公务员、考教资之类的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考公、考研、考教资的。

去年的环境,能找到一份工作甚至都算得上是幸运的了,

更多的人是连机会也没有,

面试一面难求,简历石沉大海。

想当年的一句“是福报”,如今可真就成为了最好的祝福。

2、还贷难

根据统计的数据,去年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经超过了万亿元,平均下来每人有7万的存款。

而实际上,将近90%的人都背负着较多的债务。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居民负债总额已经超过了万亿,人均负债达到了14万。

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或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失业问题,工资收入跟不上物价涨幅,已经超过百姓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或是因为年轻人超前消费,提前透支未来的消费观念;

又或是老生常谈的房贷车贷压力问题,

著名的经济学家韩康教授曾说过,在有房贷的56%家庭之中,有1/3的家庭收入全部要偿还房贷。

这也意味着高额的房贷、车贷等等负债,大规模地压缩了我们可支配的收入空间。真正用于消费上面的资金也就所剩无几。

今年以来,网上看到的各地断供的信息不断。

有的人选择断供,最后被银行起诉,变得一无所有:

有的人选择不断供,负债累累,甚至已经开始在闲鱼上变卖家当:

进退两难,在众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面前,

人们只能首先放弃消费,更不愿意花钱了。

3、消费难

一直强度“刺激消费”,因为要扩大内需,促进财富流转。

但我们看到的却更多是人们的窘迫,街头生意的冷清:

或是送外卖养活员工的餐饮店老板;

或是哮喘犯了不敢吸氧的外卖小哥;

又或是直播破防的卖锅女孩……

年的世界就像波涛的大海,时不时卷起千层浪,

诡秘且无法预测,

稳定不变的,只有外在的难、兜里的穷。

网络上怨声载道,

现实中不少人怀着对未来的担忧,减少消费,开始自行降低生活标准,

不说别人了,连我自己现在花钱都比以前谨慎了不少。

在最近的居民部门平均消费倾向里,大家实际的消费要比预测的更低:

本以为年底放开管控会引发一波消费热潮,人们“报复性消费”

结果是非但没好转,甚至因为病例增长速度过于夸张,人们更不愿意出门消费,变得更加冷清。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钱,

就业难,进而导致我们可支配的收入在下降。

收入感受指数,急转直下。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因为预期收入难增长,微薄的收入,

既要考虑还贷,又要考虑未来养老治病等花销,

很多人的消费信心不足,更加舍不得花钱,不敢花钱了。

没钱消费,消费不动。才是去年大多数人的写照。

实际上,收入、还贷、消费这三者说到底都是同一条线上的难题:

收入难,还贷难从而最终导致去年我们消费难,

而高度的负债化又会引发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衡失速。

总之都能指向同一个事实:

去年大家的生活不好过。

哀民生之多艰。

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大家日子都在变得拮据。

信心不足,引发的结果必定是居民储蓄率上升,主动去降低杠杆。

大家都开始存钱了。

从年到现在,居民存款的走势一直都是在往上升。

可以看到,人们上一年的储蓄意愿在增强,其实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投资意愿,

因为去年的投资环境实在不好,一坑接一坑。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投资理财亏钱元年

有人说,今年是投资理财亏钱元年。

主流的投资品不必多说,亏得那叫一个惨烈。

今年以来,全年A股呈震荡下跌态势,沪深下跌21.63%,中证下跌21.58%,创业板暴跌29.37%、科创重创31.35%……

而债券呢,11月中旬,债券市场几乎所有纯债基金下跌超乎预期,两天就能跌掉两个月的收益;

但说真的,上面这些品类亏了其实也算正常,但今年更离谱的在于,一些固有信仰崩塌了。

1、银行理财靠不住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方面。

真是苦了一大群买了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们。

我们说买理财图的就是保本,毕竟银行理财是低风险,在本金安全的情况下,能获得一丢丢收益足矣。

但自从当年《资管新规》的出台。

“保本保息”、“零风险”这些词在银行理财中也已经成了历史。

目前市面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涨跌波动,甚至亏本,都是基本操作了。

本怀着佛系的心理去投资银行理财,却没想去年更是被银行理财“背刺”了。

截至12月6日,在超3.4万只银行理财产品中,已经有超过只累计单位在1以下,也就是说“破净”了;

固收类的产品也都被爆锤,成了笑话。

这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无不揭露了一个事实——

一向受我们信赖的银行理财产品,竟然也亏钱了。

为啥?

一般来说,我们买完理财产品后,银行会拿着我们买理财的钱去投资。

大部分会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比如投资*府债券、公司债券等,以此来博取收益。

而债券的市场价格又和市场利率息息相关,呈反比关系,

也就是说,当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是上涨的;而当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却是下跌的。

像是近两个月,防疫*策开始放松,优化防疫二十条出台;16条重磅措施,全面支持房地产等等。

在这些*策变化以及预期经济复苏的作用下,市场利率开始回升,那么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

理财产品的净值自然就会下跌了。

再加上这时候客户会恐慌,又开始大规模地赎回,导致理财净值再次大跌。

所以,整个银行理财的收益,就可能有变成了负的。

换言之,

曾被我们寄予厚望的银行理财,如今并不能实现保本目标。

2、房地产市场低迷

去年的整个房地产市场,依然是寒气十足。

首先一方面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房子供大于求已经成为了事实。

前段时间,贝壳研究院对国内28个大中城市的空置率进行了统计,

综合来看,平均空置率已经达到了12%,一线城市稍好一点。

根据国际标准,通常情况下,10%的空置率是一个警戒线。

空置率在5%-10%之间是合理范围,超过10%认定为一个高空置率水平。

如今空置率12%,这就意味着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再火热。

另一方面,

房子供大于求,开发商如果不回笼资金,就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继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于是为了资金,只好努力卖房,

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降低房价。

根据数据来看,年5月份,全国新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

与年1月和2月的元的顶峰相比,每平方米下降了元,降幅12%。

即便是这样,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只有两个字,

没钱。

“就是不买”。

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没办法回款。就只被迫中止手头项目的开发,

恶性循环,导致烂尾楼不断的出现,继而引发了强制停贷潮。

本来现在房子就已经供大于求了,再加上人口危机+低需求+高空置率,

购房者的买房意愿更不强了,

即使很多城市也在积极推出救市*策:

在放宽限贷限购*策、降低首付比例等等*策后,

又陆续在原救市*策基础上进一步加码*策,如契税补贴、购房补贴等。

但很可惜,在低迷的楼市面前,这些*策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

居住需求进一步缩减,房价上涨难上加难。

所以从去年来看,投资房地产的很多人,都不算很成功。

房地产行情急转直下,形势仍一潭死水。

网友热评:抢劫都没办法把你抢成负资产,但买套房可以。

3、高收益的储蓄险受监管

银行理财大跌,又不能押宝房地产。

于是去年有不少人将目标指向了储蓄险,特别是增额终身寿。

其安全稳定,高收益,取用还算灵活等特点,让人们兴趣高涨。

所以前年以来,原本很多人看不上的复利3.5%的产品,意外被抢疯了。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些产品就被监管陆续下架了。

如此优秀的产品,一切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以整个行业作为赌注的偿付风险。

因为一款高收益的保险产品,背后需要保险公司有极强的投资盈利能力,才有利差可赚。

如果达不到目标收益,那保司只能亏损,而在目前的环境下,保司的投资也不会创造奇迹,依然困难重重。

要是未来保司仍旧持续出售高收益的产品,压力层层叠加,之后很有可能hold不住,最终的后果还是得由整个行业来承担。

所以从去年开始,银保监就不断发文去削弱增额终身寿的逆天属性。

无论是减保退保要求还是回本时间,一个文件接一个,应接不暇。

而近期的一份文件更是直接重点批评,要求不合规的增额终身寿下架整改:

于是去年以来,就不断有增额终身寿产品下架,

尤其在年底这段时间,收益高的产品几乎全*覆没。

对于已经买了的人来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但是之后如果想买,监管在收紧高收益产品口子的同时,还会压低以后产品的利率,后面的产品只可能收益更低,回本时间更长,权益更差。

连增额寿这种优秀的产品都被监管了,以后再想有稳定且不错的产品就更难了。

那又该怎么办呢?

还是那句话,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

行情好的时候都赚不到钱,行情不好的时候,能保住本就算是赚翻了。

病急切勿乱投医,行情不好的时候别乱投资。

保守,多存点钱身上才是真理。

其实,我们也并非两手空空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去年确实很难熬。

去年以来,我们见证众多公司破产倒闭,无数人失业,银行理财亏损,房地产市场低迷……

好不容易扛到了年底,却又冲进了羊圈。

或许努力回想这一整年,我们脑海里也只有“空空如也”四个字。

也许应该灌一灌鸡汤,讲一讲正能量的话。

但是去年一年,

可能有的朋友失业了,

有的朋友的房子烂尾了,

有的朋友的亲人在年末去世了。

大可不必讲些鼓舞人心的话。

但是人啊,生活在一个连续性的河流里,即便再难再狗的日子,总是会有积累。

我们到了现在,回想一年,才能方知何为重要的。

首先,与他人友善的关系是重要的。

今年我是越来越感受到这点的重要,努力让自己和理性温柔善良理性的群体抱团在一起。

可以在哪些破碎的日子里,重获一点点安全感。

就像两个月前网上流传的视频,娃羊了,父母不拖累邻居打算去方舱,但邻居却赶来劝他们留下。

然后,一笔稳定的现金流是重要的。

努力多赚点钱吧,然后存起来。

今年以来,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和一笔存款的重要性。

未来还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无论是为确定性的计划做准备,比如养老、孩子教育;

还是为抵抗未知的风险,比如生病、失业……

多留点钱一定是必要的。

确保自己别失业,多多少少有份营生可做,把日子过好一点。

后面几年,如果想要避免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情况,恐怕还得自己多做筹划。

我也不能保证今年能赚到大钱,

但是在红利吃尽、未来几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在,

咱们普通人,更改不了大势,

能把钱留住,就够了。

学会控制风险、做好防守、保持观望才是更理性的做法。

多想想怎么存钱吧。

最后,希望是重要的。

老朋友们知道,我是鲁迅的骨灰粉,

这几年的事情,我想到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拿破仑与隋那》

拿破仑是谁,你知道吧。但你知道隋那是谁吗?

隋那是发明牛痘接种的人,他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挽救了无数生命。

鲁迅先生评论说:

“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

鲁迅先生太有洞见了,我们注意力是错配的,我们会注意哪些毁坏世界的人,但无视那些修补世界的人。

在战争、空难、SW面前,我们会认识到生活的冷酷,但是会有持续提高飞机安全性的研发人员,会有为飞机做检查的场务,会有研制疫苗的科研人员和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甚至包括保险公司在内,都在努力得去修补这个世界的创伤。

那些希望正与不幸的、痛苦的、挣扎的,一同在这个世界演进。

鲁迅先生还说过:“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我们不可确信绝望,便不能放弃希望。

愿阁下还能抵挡到底。

也许,我们并非两手空空,

希望你有一个了不起的冬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